《人民日报》点赞山东乡村“爱心之家” 精准扶贫“造血”新模式

2018-10-11 15:2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宗阳 李程鑫
play
" />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通讯员 李程鑫

  在山东济南章丘区的黄河畔,有一个名叫“黄河”的小镇。这里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5户、1259人。黄河镇在脱贫攻坚方面开拓进取,创新实施了“爱心之家”扶贫模式, 2018年9月,项目荣获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推荐案例。

  “爱心之家”项目由山东省扶贫基金会和圣泉帮帮忙爱心扶贫基金共同出资107.2万元,由“济南市章丘区情暖黄河社会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管理,以设立扶贫专岗为突破口,贫贫互助为核心,既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群众脱贫的源动力,实现“扶贫”与“服贫”的双赢,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有效避免了“福利陷阱”。

  贫困失能老人有了“及时雨”

  黄河镇的贫困群众中,因病因残致贫占80%,“爱心之家”利用村两委办公室、农村幸福院,整合社会资金和幸福院每年1.7万元的运行经费,建立9家居家养老服务站,统一装修,购置工器具,作为帮扶载体。

  “爱心之家”按照一对三的比例,设立扶贫互助岗,聘用符合要求的贫困群众为需要照顾的贫困户提供定点、定量的居家式养老服务。每名被照顾对象每月可享受到60瓶开水送上门服务、1次上门理发、4次洗衣、8次卫生打扫和60次上门做饭服务,由爱心基金给服务人员提供补助,补助金额根据提供的服务量来决定,“情暖黄河社会服务中心”每月发放给贫困户规定服务数量的相关服务卡,服务人员每提供一次服务,就支付给他们一张卡,最后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结账,最多每月可收入594.25元。

  贫困留守儿童的“庇护所”

  留守儿童是普遍性的社会难题,尤其是黄河镇紧临黄河河面,给孩子的成长教育和安全带来了很大影响,“爱心之家”项目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建设贫困留守儿童托管站,每个托管站设置2个扶贫教育互助公益岗,累计托管贫困留守儿童70名;同时,委托具有资质的“利群阳光培训学校”对滩区周边村庄的20名贫困留守儿童进行暑期托管,由学校的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托管站不仅是留守儿童学知识长见识的另一所学校,因为临近黄河的特殊性,孩子若无人看护,自行下河,后果不堪设想,把孩子们“圈养”在托管站,托管站就是他们的“安全岛”,他们的父母也可以安心在外工作。

  沿黄百姓有了防溺水“守护神”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的高发期,为做好黄河防溺水工作,“爱心之家”组建了巡逻队,由沿黄河12个村的20名贫困人员组成,从2017年7月11日开始巡逻,对21公里的黄河沿线进行不间断巡视,发现有下水的儿童及时进行制止,项目将黄河阻泳与扶贫相结合,巡逻队的贫困户在完成巡逻的同时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助,既保障了学生安全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一举两得。

  “爱心之家”还协助黄河镇王圈村王和新(区政协委员)建立“章丘黄河阻泳志愿服务队”,为服务队配发装备及车辆,对落水人员进行免费救援,溺水发生后,和110联动,第一时间赶到出事水域,对落水者施救。另外,志愿服务队开展流动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志愿者走进校园、社区,带着课件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大家能形象直观的了解水下险情,自觉的远离危险水域,避免溺水悲剧发生,将悲剧提前化解,同时真人实景还原水下险情,用鲜活的案例提醒广大青少年远离危险水域,避免溺水悲剧发生。

  贫困群众技能的“加油站”

  黄河镇是典型的农业镇,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农业综合服务落后,“爱心之家”整合农业、人社、教育等部门优势资源,建立9家为农综合服务站,辐射1800余户贫困户和一般农户,为他们提供就业咨询、学习培训和农技指导等专业服务,每个服务站雇用1名贫困群众协助村干部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助理员每月可获得300元生活补助。

  设立为农综合服务站后,服务半径内的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一技在手,脱贫不愁”,通过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增强了他们脱贫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