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礼葬”规程化 全国殡葬改革先驱沂水再添新样板

2020-04-04 13:57: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王巧 通讯员 庄琳 田宝宗
play
" />
  大众网·海报新闻4月4日讯(记者 王巧 通讯员 庄琳 田宝宗)沂水县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民惠葬”政策全覆盖,公墓建设安葬全覆盖,厚养礼葬服务全覆盖,凝聚形成了“敢为人先、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众志成城”的殡改精神,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全力打造了“惠民礼葬”界的“沂水样本”。4月4日,对殡、葬、祭各环节进行了具体规范的《沂水县文明殡葬规程》正式实施,将为全国殡葬改革提供新的“沂水样板”。

  《沂水县文明殡葬规程》分为总则、惠民殡葬政策、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殡仪馆改制、遗体运输、红白理事会、文明丧葬、文明祭祀、组织保障和附则,共10章46条。立足殡葬改革工作实际,《沂水县文明殡葬规程》对殡、葬、祭各环节进行了具体规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工作实际,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开展殡葬改革工作中的职责,强化了红白理事会的建设和作用发挥,规范了办理丧葬事宜各环节的具体流程和相关人员的行为,进一步完善了殡葬改革工作组织保障。

  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沂水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新实施了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把殡葬服务作为公益产品,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在全国率先对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和公益性公墓安葬使用费、墓碑及刻碑费面向城乡所有居民全部免费,让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办好“身后事”,并推行移风易俗,以“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鞠躬告别”为主要内容的“追思会”丧事礼仪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沂水县始终坚持以正面工作为主、宣传引导为主、攻心说理为主的“三为主”,不准一刀切、不准强制、不准搞平坟运动的“三不准”,在不再审批经营性公墓的基础上严禁镇村向外租售土地用作墓地、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建坟墓、严禁制作和销售大棺材的“三严禁”原则,通过疏堵结合的办法,引导殡葬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引导群众算好经济账、土地账、资源账、安全账、环境账、祭祀账,群众普遍认可,迅速形成了社会共识。

  三年的时间,沂水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惠葬”政策全覆盖、率先实现公益性公墓“免费安葬”全覆盖、率先实现“厚养礼葬”服务全覆盖的殡葬改革有效路径。

  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惠葬”政策全覆盖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沂水县把殡葬服务作为民生重要公益项目,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对具有沂水户籍、在沂水去世的居民,殡葬过程中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和公益性公墓使用费、墓碑及刻碑费全部免除。将遗体运输车辆进行规范统一管理,将普通火化炉全部升级为高标准环保火化炉,将县殡仪馆由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运行费用和职工工资由县财政兜底,骨灰盒统一采购,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办好“身后事”,享受到一样的殡葬服务,“既不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输在终点线上”。2017年5月10日至2020年4月1日,沂水县共火化25289具,公墓安葬24602人。

  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益性公墓“免费安葬”全覆盖

  沂水县将公益性公墓建设作为殡葬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就近就便、相对集中”的原则,由县国土、林业、规划、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规划选址审核小组,对全县公益性公墓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小墓型、高密度、园林化”要求,以乡镇为建设主体,县乡财政资金全额保障,集中力量打了一场为期50天的公墓建设攻坚战,共建成公益性公墓110处、墓穴8.5万个,基本满足了全县群众10年的殡葬需求。

  沂水县委、县政府印发了《致全县党员、干部和企业家的一封信》、《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发挥党员干部和企业家的模范带头作用,与群众算好经济账、土地账、资源账、安全账、环境账、祭祀账“六笔账”,疏堵结合,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到公墓安葬逝者。对部分一时难以转变思想的群众,由镇村干部和村红白理事会靠上做逝者亲属的工作,有的乡镇领导带着花圈参加群众的丧礼,到墓地为逝者鞠躬,用实际行动感化群众,让每位逝者都有一处“安身之所”,体面有尊严地走好最后一程,实现了新逝人员100%进公墓安葬。

  在全国率先实现“厚养礼葬”服务全覆盖

  从2018年7月1日开始,沂水县全面推行了“追思会”模式,由乡镇干部主持,村支部书记致悼词,红白理事会全程服务,群众丧礼政府办,完全取代了旧葬俗,整个过程在30分钟左右,既简单又不失仪式感,充分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亲属的安慰。至2020年4月1日,沂水新去世15518人,有13192人举办了追思会,全县“追思会”模式采用率达85%以上。沂水县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调查始终位于全省前列,2019年位列第一名。

  沂水县的殡葬改革,体现了全民惠葬、厚养礼葬、逝有所安“三个精髓”,减轻了群众负担,革除了殡葬陋习,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7年8月,在云南召开的“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沂水县作为唯一一个县区作了典型发言。中央深改办《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刊发了沂水殡葬改革工作做法。山东省两次深化移风易俗促进殡葬改革会议推广了沂水经验,并纳入《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2018年12月入围山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提名,被评为2018年中国殡葬业十大新闻之一。2018年12月,在全国丧葬礼俗改革暨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沂水县就举办“追思会”丧礼新模式作了典型发言。沂水殡葬改革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列入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纳入2019年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方案。2019年11月19日,《沂水县:敢为天下先 创新实施“惠民礼葬”》入选全国改革试点优秀案例,这是全市唯一。2019年11月28日至29日,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沂水召开,观摩沂水殡葬改革经验,畅谈全国殡葬综合改革之路。

  《沂水县文明殡葬规程》是贯彻全国全省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沂水县殡葬改革工作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沂水县殡葬改革工作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全面贯彻党的乡村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大众网临沂首页>>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徐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