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芝麻墩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强村富民促振兴

2020-05-06 17:2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冉国伟
play
" />

  今年以来,河东区芝麻墩街道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以践行沂蒙精神为主旨,创新模式抓党建,脚踏实地惠民生。以皇山社区徐家村为试点,创办“党支部+合作社”,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和骨干示范作用,凝聚“合作社”的集体合力,以合作社为平台,精细化运作,制度化管理,做大集体经济蛋糕,实现强村富民,促进了乡村振兴。

  4月29日下午,市民在皇山农贸市场海鲜区的吴记海鲜店选购海鲜。“这里的海蛎子又大又新鲜,我多买些回家给孩子吃。”一位前来选购海鲜的市民说。记者看到,店内有各种鱼虾贝类等海鲜不下四五十种,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市场提升改造了,店面比以前扩大了两倍多,鱼池多了,台子宽了,室内冷库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两个,海鲜品种多了,市场环境好了,规模扩大了,顾客自然也多了起来。”吴记海鲜店老板吴涛告诉记者,“今天预计能卖五六百斤,许多饭店都来批货,现在海鲜价格平稳,我们让利销售,每斤比春节前平均便宜一至两元。”

  吴涛所说的市场提升改造,是皇山农贸市场于3月2日开始的针对市场上老旧鸡鱼区的改造:将原来的鸡鱼区升级改造为白条鸡销售区,新建整齐划一的海鲜水产区。

  “我们从3月2日开始改造,到了4月1日海鲜区正式营业,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包括挖排水沟、统一建鱼池货台、统一广告牌、统一布设电线等,改造提升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实现经营管理标准化。”皇山农贸市场所在地徐家村的党支部书记、芝麻墩街道皇山工作区主任冯海洋说,“通过本次改造提升,白条鸡经营区和海鲜区经营户扩容,既提升了市场环境,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据介绍,仅市场一项,村集体年收入可达600多万元。

  “我们村五百多户居民,一年发3次福利,有年终补助金,村里给每个人交医疗保险,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这些都得益于‘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和不断增加的市场集体收入。”徐家村主任梅宝峰说。

  芝麻墩街道大力加强基层党建,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力实现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战斗堡垒,为基层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抓组织建设,开展农村支部三提升活动,共培树典型4个,提升6个,整改转化三类村6个;发展党员42名,全面消除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遴选60名优秀人才,举办新型人才培训班,充实村级后备力量。抓经济发展,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成立农村股份合作社联合总社,36个村入股成立“丰成保洁公司”,增加就业岗位500个。深入推进做实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重组村级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选出了229名网格党小组长,明确了789名楼宇党建指导员,把党的种子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开花结果。

  “我们积极整合区直机关帮扶、共青团、妇联、民政、司法、第一书记、教育卫生、重点项目等各方资源,全力搭建党群融合互动、为民服务平台,扎扎实实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全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芝麻墩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世英说, “特别是在皇山社区徐家村试点的‘党支部+合作社’模式,聚‘合’力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新内涵。党支部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有力领导,合作社为党员创先争优找到了良好的载体,收到党员和群众的一致点赞。”(冉国伟)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秦立铭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