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教师刘传国:用文学之光照亮学子奋进之路

2024-06-10 16:2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金慧
play

  大众网记者 王金慧 临沂报道

  他是一名语文教师,却不愿仅限于教授学生课本知识;他酷爱文学创作,也期望自己的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启迪心智,走向别样的人生;他虽在山村学校教书,心里却装着更广阔的世界。坚守初心,矢志不渝,他用十七年的时光,指导学生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千余篇,成功打造了市级星级图书馆、省级书香校园,创办了“全国百佳文学社团”,用文学之光照亮了山区学子们的奋进之路,他就是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匡衡文学社创始人——刘传国。

  山里娃的文学引路人

  刘传国,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业务副校长。他二十二年如一日,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带领一批批山里娃,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摸爬滚打,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中学育人之路。

  为更好的培育山区学子成人成才,2007年春天,刘传国带领十二名学生成立了“匡衡文学社”。文学社员们酷爱写作,每天课余时间都会依偎在他跟前,看刘传国为他们批改文章。对于十分优秀的习作,刘传国就让社员再认真抄写一遍,然后编辑后复印在一起,装订成册,学生们拿在手里或揣在怀里,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发社员们的创作欲望呢?刘传国思索一番后,想到如果把文学社员的作品投稿到正式的报刊杂志,当文章变成铅字之后,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随后,他就克服困难,将学生修改后的稿件拿到网吧,一字一句地在键盘上敲成电子稿,然后将电子稿投到各家报刊杂志。

刘传国在校园内指导学生阅读

  不久,社员徐玉静的文章《别让掌声占据脑海》在杂志上顺利发表了,她一连几天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徐玉静的首次成功大大激发了其他社员写作和投稿的信心。鲜花和红地毯终会对辛勤耕耘者微笑,不久后,其他文学社员也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作品,社员也由最初的12人增加到了150人。

  为引领山区学子们在文学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刘传国定期组织文学讲座,邀请知名作家、语文名师等分享阅读体会和写作经验,以提高社员们的文学素养。他还自费购买文学书籍,方便社员们随时阅读和交流;在各班设立读书角,把微型图书馆搬进教室;组织社员进行采风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风光,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创设社刊《智光》(已出70期)、校报《启慧报》(已出186期)和文学社网站,用来展示社员优秀作品,扩大匡衡文学社的社会影响力。

  匡衡文学社成立17年来,他对每一期社刊、校报都倾心审稿,白天代课没有时间,就加班到深夜。令人欣喜的是,文学社先后有300多名学生在各类征文中获奖,1000余篇学生作品在省、市、县级报刊上发表,600余名同学分别在全国青少年各级各类演讲比赛和作文大赛中获奖。在文学之光的照耀和引领下,山区学子们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追求发生了质的变化,截至目前已有一百余名匡衡文学社社员顺利升入高中并跨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期中董文龙同学考入山东大学,后又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现在杭州工作;刘蕴莹同学考入河海大学,张瑜同学考入内蒙古大学。

  扎根山区中学奉献文学力量

  作为匡衡文学社的创始人和指导教师,刘传国热衷教育事业,扎根基层教育一线二十余年,在山区中学的讲坛上默默地奉献着。他不仅教授语文课程,还积极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还大大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刘传国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和文学创作。他擅长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文学的真谛,并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真情实感;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加以鼓励,使他们在文学天地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刘传国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关怀,能够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匡衡文学社社刊《智光》

  刘传国对学生的关爱和指导,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外活动中。他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参与文学社团活动,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能力。刘传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学生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认可和赞扬,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和文学社团负责人,他在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为他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课堂搬进图书馆,佳作登在刊物上

  为更好的激发学子们阅读和写作兴趣,刘传国创造性地把课堂搬进了图书馆,把学生的佳作登在刊物上。他在每学期初即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整体规划,保证每周带学生到图书馆上一节阅读课,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学生在图书馆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和资源,拓宽了视野,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在文学社中相互交流、分享佳作,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学生读书多了,每次写完读书心得或进行创作,他就一对一地进行指导,然后把学生的优秀习作登在校办刊物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还可让更多的人了解学生的创作成果,扩大学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这也为文学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文学社,共同进行创作和分享。至今,已有各级领导、友邻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一万余人次到匡衡文学社展室进行参观指导。

  让书香充满校园 让研学磨砺心智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目前,鲁城中学“校园读书节”活动的开展,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组织模式。对于该活动的开展,刘传国制订了十分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措施,打造了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学生和书香教师”校园阅读模式。

  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让阅读切实有实效,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刘传国的倡导下,鲁城中学还启动了“大阅读课程”建设,不断推进“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模式,呈现出了“师生共读”、“主题阅读月”、“整本书阅读进课堂”等课程教学的新状态。

刘传国在县“书香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学校阅读公示栏、书香家庭风采栏、良好阅读习惯栏、各种墙壁宣传标语,再加上各班的主题黑板报、精心布置的读书角、阅读分享栏、精美丰富的墙壁文化,还有学校广播站、校报和校刊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学旅行活动是刘传国为促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而开辟的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每一次,学子们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踏着轻松的步伐,怀揣期待与好奇的心踏上研学之旅。从鲁城中学出发,途经匡王村——环湖景观——王子石村——老书房村——匡衡研学基地——鲁城镇匡衡文化墙,最后参观鲁城中学匡衡文学社。

  “研学活动使我深刻领悟到匡衡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刻苦读书,所以我也要从中反思并践行。”九年级(6)班的陈建文同学在研学心得体会里动情写道。通过研学之旅,同学们实地游赏秀美自然风光,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激发了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研学课程《研学匡衡故里浸润圣贤之志》荣获“临沂市中小学优秀研学课程”。如今,鲁城中学语文教师每周都要进行主题研讨会,学生每周都要开展社团活动,“勤学、善学”主题教育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在提高师生文学素养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阅读和文学的作用在于净化人的心灵,弘扬真善美的社会风尚,刘传国在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写作和研学的同时,还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操守和综合素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积极组织自己的团队开展校本科研研究,先后编写了《匡衡》、《启慧》、《智光》等校本教材,在学校各年级循环使用。结合当前德育教育新形势,学校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多名师生被评为省、市、县级“最美孝德教师”和“孝星少年”。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追梦路上,初心不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传国先后获评临沂市第五届沂蒙名师工程人选、临沂市教学新秀、临沂市教学能手、临沂市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多次获得临沂市教学质量奖。

  鲁城中学匡衡文学社先后获得获得“省级优秀文学社团”和“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团”的殊荣;兰陵县鲁城镇初级中学先后获得“兰陵县书香校园”、“市级读书活动先进单位”、“临沂市中小学星级图书馆”和“山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既是对刘传国挥洒青春和汗水,用文学之光照亮山区学子奋进之路的馈赠,更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不渝的执着追求和无限热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洋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