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

2014年06月08日 18:21:00 作者:邓梦娇 来源:大众网
谈起51年前参加高考的往事,今年71岁的李信仍然记忆犹新,“我是63年参加的高考,那时候我们一个县区就一两个高考班,大学生也相对于很少。”
        记者 邓梦娇              
        60年代:一个县区就一两个班 考试要到90里外的地方
        谈起51年前参加高考的往事,今年71岁的李信仍然记忆犹新,“我是63年参加的高考,那时候我们一个县区就一两个高考班,大学生也相对于很少。”
      当时还在诸城的李爷爷记得他当年去考军校的时候是头一天就去了考点,“因为要到90里地外的地方考试,头一天我就背着干粮,坐汽车去了,考完又坐汽车回来了。”
      “那时候也没有父母的陪伴,我就一个人上的‘战场’。”李爷爷说。
        70年代:备考时间不足两个月 父子携手上考场
        1977年,停顿10年的高考恢复,当年的12月11日至13日,全国570万考生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1978年7月,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高考热持续升温。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市民吴森也是在这一年参加的高考,“因为当时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考试前连书都没有买齐。有资格报考的人蜂拥而至,甚至不少父子、兄弟、师生携手同进一个考场。”
      虽然最终没有被录取,但吴森对能在恢复高考第一年参加高考仍十分激动,觉得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体验之一。
        80年代:“二八”飞鸽自行车去送  填报志愿靠估分
        从事传媒行业的张慧告诉记者,“80年代末,那时候高考填报志愿采用的是估分填报。也就是在分数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估测,然后根据估分成绩来填报大学。运气好了,也许分数不高也能进入名校,运气不好的情况下,就是考上高分也会名落孙山。”
        谈起当年的高考,张女士有许多说不完的话:“还记得当时我爸骑着‘二八’飞鸽自行车去送我,在路上还不停鼓励我。高考在我们那代人身上是神圣的。”
        90年代:高考实行“3+X”  为高考默默奋斗
        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并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
        从事教育多年的孙成田回忆说:“背不完的公式,写不完的作业,我们在教室里默默地围着高考而奋斗。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我参加高考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尽管我整个高中生活都是在拼搏中度过的,高考成绩公布,跟我预想的差不多。”
        00年代:家长比考生还忙  高考成为一种“甜蜜负担”
        “我是2008年考取的大学,那时候上辅导班、吃营养餐、买补品,单单这几样花销,家里就花了不下五千元。还得提前研究成绩下发时间,录取政策,报考志愿等等。”在一中考点门口陪表弟考试的齐齐说。
        对独生子女期望过高、就业环境竞争的不断加剧,刺激着家长把高考变成了一场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各式补习班、私家车接送、风靡一时的营养餐。加注在考生身上的筹码越来越多,父母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考完试父母还在说,那时候高考都俨然成为他们的‘甜蜜负担’了呢。”齐齐说。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满健)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