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铁流:渊子崖保卫战中的故事让自己震撼

2016-07-24 08:5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作家铁流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大众网临沂7月22日讯(记者 林鹏)7月22日,电影《渊子崖保卫战》拍摄发布会在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举行。这部电影,根据著名作家铁流的报告文学《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改编而成。7月22日,铁流在莒南县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作品创作过程中令他震撼的故事。

  2015年,正在宾馆休息的铁流,无意中看到山东卫视正播放渊子崖保卫战的的纪录片,瞬间激起了铁流的创作欲望。村民手持原始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殊死搏斗的画面,一直在铁流脑海缠绕,久久挥之不去。随后,铁流和朋友决定前往临沂,深入挖掘渊子崖村抗战素材。在莒南县的一个多星期,铁流广泛接触基层村民,得到大量翔实的材料。经过仔细打磨,一篇报告文学在《人民文学》发表,取名《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正是这部作品,为《渊子崖保卫战》的拍摄提供了扎实的剧本基础。

  “这个题材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普通百姓的抗战”,铁流在谈及《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时介绍,抗战时期无论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抗战,激战都非常惨烈。而农民群体,农民的血性、中国人不甘心当亡国奴的精神,都在渊子崖保卫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铁流告诉记者,在取材写作过程中,每一个故事都深深打动着他。铁流说,在渊子崖纪念遗址中,碑文上详细刻录着每一位牺牲村民的名字,其中两个名字很有特点。铁流说,虽然已经过去七十多年,电影《渊子崖保卫战》中女主角原型“大姐”的名字依然非常清晰。当年,“大姐”作为一名八路军,从部队回家探亲,正好遇到鬼子包围渊子崖。危急时刻,“大姐”带着年幼的弟弟紧急躲避。不幸的是,在避难时让日军截住。当时,八路军女同志都留有特殊发型,母亲为了不让鬼子发现姐弟俩,给“大姐”做了个假装。狡猾的日军用刺刀讲头发挑开,发现了“大姐”的真实身份。鬼子想将“大姐”带走,而护姐心切的弟弟紧紧抓住姐姐的衣襟。日军恼羞成怒,随着枪声响起,弟弟倒在了血泊中。

  眼见弟弟中弹,“大姐”就像疯了一样,扑上去咬掉了日军小队长耳朵,丧心病狂的鬼子,用刺刀刺穿了“大姐”的太阳穴,“大姐”压在弟弟身上,永远离开了弟弟。因为没有伤及要害,弟弟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却因此留下了残疾终生未娶。

  铁流说,随着风雨的侵蚀,“大姐”在纪念碑上的名字,如同其他牺牲的村民一样,名字日渐模糊。村里人说,弟弟非常怀念自己的姐姐,经常用手指头在碑上描姐姐的名字。每年清明以及其他祭祀,弟弟总会去看望长眠地下的姐姐。弟弟有时喝酒,在村里喊姐姐的名字,嘴里念叨着“姐姐回来吧”。铁流去采访时候,“大姐”的弟弟去世已经两年。听村里人讲,老人弥留之际,人们发现他的手指头被磨掉一块。但是,“大姐”的名字却在纪念碑上格外清晰。

  另外一个故事也令铁流感慨唏嘘。渊子崖一个孩子,战死时仅仅13岁。从未上过学,没有一个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字咋办”?后来,雕刻碑文的石匠询问。村里老人说,孩子出生时候,爸爸正在打牌,脸上有点麻子,就叫林麻牌吧!

  铁流认为,渊子崖作为一个村庄的抗战,农民血性最突出,这也是最打动人的部分。“现在影视剧战争题材的非常多,反映类似农民血性题材的,却弥足珍贵却又饱含特色。”铁流说。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高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