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2006年,孙晓考入兰山法院,之后不同庭室从事过保险合同纠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等类型化案件的审理工作。2016年7月,兰山法院推行审判执行团队建设后,孙晓来到了审判任务繁重的南坊法庭,带领法官助理杨丽媛、书记员赵春龙,从事辖区内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在一线,虽然看起来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却没有接触过传统的民商事案件。”孙晓告诉大众网记者,刚接手时感到很陌生,在好在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经验非常丰富,帮助自己实现了平稳过渡。“一开始各种不懂,多亏了书记员和助理。他们工作方式很接地气,让我学到很多与当事人沟通的技巧。”孙晓说。
据孙晓介绍,民商事案件接触的群体是一般基层民众,有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老百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来到法院起诉,往往也没有委托代理人,只认自己的道理,所以庭前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书记员赵春龙很接地气,会先与原告交流了解具体情况,顺便侧面打听下被告人的性情为人,进而考虑怎样与被告交流。“以前自己嘴笨,现在在团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能够放平心态。把原被告当成朋友,见面叫声‘姨’、‘大兄弟’、‘妹妹’等,帮助分析说明情况,不仅利于沟通,进而使上诉率也降低了。”孙晓说。
自审判执行团队成立后,孙晓受理的绝大多数案件都采取简易程序开庭。立案后,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不用经过15天答辩期,法官可以视案件情况确定开庭时间。孙晓举了最近几天处理的一个民间借贷的案例,夫妻二人因借钱未还被提起诉讼。10月20号,法庭立案。22号,主审法官拿到卷宗材料,了解到是夫妻双方为被告,欠条有两人签字,债务关系比较明确。23号,法官助理联系到当事人,进行沟通,争取庭前调解。24号,法院出了调解书。3天时间处理完一个民事案件,不用经过答辩期与开庭审理,节省了大量时间。“调解贯穿于办案始终,我们团队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调解,实在调解不了,会给双方当事人几天时间冷静一下再做处理。”孙晓说。
“首问负责制”是孙晓所在审判执行团队的“规矩”。团队里的任何一人遇到当事人来询问案件,都要给予详细解答。不是自己团队负责的案子,也要领着当事人找到负责审理案件的法官。“多说一句话,少省很多事。法官态度好,当事人感到心里一暖,就会对法院产生信任。举手之劳,也许能加快案件的解决。”孙晓说。
改革后的三个月时间,不仅审判团队的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孙晓自己也得到了成长。“现在还在平稳过渡中,只要愿意学习,认真负责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孙晓说。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