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法官王效贤正在工作
大众网临沂11月11日讯(记者 王艳彩 见习记者 刘元迪 通讯员 王硕)今年7月份,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审判执行团队建设,法官王效贤凭借在民商审判领域的专业特长,主动申请调往审判一线工作,大胆创新。团队成立2个月以来,共计受理各类保险合同纠纷案件249件,审结132件,走出了一条“高效审判新路径”。
谈起带团队,王效贤有着自己的一套思路。11月1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了解王效贤团队的创新之路。王效贤现任民三庭保险案件审判团队的主审法官,1997年研究生毕业后,王效贤被分配到兰山区人民法院,做过书记员、审判员、民二庭副庭长、研究室主任等职务,带着对法官职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王效贤兢兢业业走过了19年。
据王效贤介绍,因为之前在审判业务部门工作多年,对民商事审判工作很有感情。在研究室工作的两年里,虽然不直接参与审判,但依然没有停止对审判工作的研究,创办并编写了审判调研丛书《司法审判前沿》1-3辑。今年7月份,兰山区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审判执行团队建设,王效贤主动申请调往审判一线工作。“我更热爱民商审判,希望能在团队里充分发挥我在民商审判领域的专业特长。”王效贤说。
今年7月中旬,王效贤被调往民三庭,担任保险审判团队主审法官,专门从事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一位法官、一位法官助理、一位书记员,3个人的专业团队秉承着“团结协作,诚信友善,拼搏进取,务实创新”的理念,相互合作,不断摸索,大胆创新。
“就像在餐馆里点餐一样,原告和被告可以直接在相应的证据后面打钩确认,对于有异议的部分证据可以在后面的异议内容栏内填写。”王效贤向记者展示他制作的“当事人证据交换清单”,他根据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证据特点,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种不同类型,分别制定了这一清单,将各类证据及要证明的问题打印在一张表格中。召开庭前会议时,法官助理对于没有争议的证据直接认定,根据被告答辩及有争议的证据归纳案件争议焦点,从而提高了证据交换效率,节省了庭审时间。
此外,王效贤的团队还建立了“保险面对面”微信群,增进法官与双方代理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据王效贤介绍,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目前团队正在积极筹划,在征求双方代理人同意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微信开庭。
“根据我们的统计,有些涉及车辆及车载物品需要重新评估的案件,评估后损失价值一般下降20%左右,但评估过程却常常要耗费3、4个月才能完成。”根据这种情况,王效贤的团队尝试推行“诉辩交易”,即引导原告主动降低诉求数额换取被告放弃申请重新评估,减少重新评估造成的诉讼时间浪费。
针对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王效贤团队间分工合作。法官助理召集双方当事人召开的庭前会议一般安排在每周二下午,每周四上午则实行“集约化开庭”,对同一保险公司作为被告的案件统一排期、集中开庭。“一个上午最多可排17个庭,有时案子多就排到下午,这样既提高了庭审效率,又减少了当事人来往法院的次数。”考虑到保险公司往往能够自动履行生效裁判中确定的给付义务,王效贤首创在裁判文书中写明原告收款账户信息,判决由保险公司在判决生效后直接将理赔款打入指定账户,减轻当事人往返法院支款的时间。
王效贤的审判团队实行的众多创新方法极大提高了审判效率,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案多人少”矛盾。
每到周四,由于开庭的案子多,王效贤经常一天下来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但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调节方法。“下班后我喜欢用书法来放松自己,周末送儿子去学跆拳道时,我就在外面练练字。”王效贤说。
据了解,十余年来,王效贤已出版了《物权法总则与所有权制度》、《用益物权制度研究》、《民商法原理与审判实务研究》以及《抵押权新论》四部法学专著,撰写法学文章120余篇。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法学理论素养和对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挚爱,王效贤已经逐渐成为了沂蒙司法界有名的“学者型法官”。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