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霞:民事行政检察官的九年情结

2017-09-11 09:0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临沂市人民检察院
play
" />

  

  

  崔云霞,2008年,35岁的她迈入检察队伍行列,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行科检察官。在这个岗位上一干九年,把自己打造成了业务尖子、办案能手,现任沂南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科科长。

  工作以来,崔云霞先后承办了380多件民事行政案件,年均办案40多起,所承办的案件,无一起错案、人情案和关系案,以实际行动捍卫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近年来,她先后3次被评为“检察工作标兵”、“先进工作者”;成功摘取了第二届“山东省民事行政检察优秀办案人”桂冠。

  我与民行的九年 从青涩到成熟

  凭着热忱、恒心、韧劲以及悟性,崔云霞一步步从青涩走向成熟。她对来访当事人热情,善于在倾听中梳理案子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并从中领悟办理疑难申诉案件的门道。

  

  2015年5月的一天,70多岁步履蹒跚的高成君老人来民行科信访

  经过了解得知,高成君等9人被当地工程承包商刘晓松、高运山二人雇用,从事施工工程,且将支付27400元为酬金。但工程结束后,9名老人只收到15636元,剩余的11764元一直被拖欠。

  当她得知老人家想到法院打官司又怕负担不起诉讼费用的情况后,她迅速启动支持起诉程序,出面联系法律援助部门,为老人联系了律师,并向县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庭审中,在有力有效的证据面前,刘晓松、高运山最终认可了拖欠工钱的事实,并经崔云霞一番说法析理,两被告当庭将拖欠的11764元工钱交付。

  践行民行检察真为民

  要想把案子办得漂亮,不仅要动脑,更得要手快腿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心细心加贴心。这是崔云霞常说的一句话。至今,每当提起孙兰昌老人和32名伤残民工遗属的情况,她心里还发酸。1962年,在沂蒙山区第二大水库的跋山水库修建过程中,孙兰昌的丈夫王立法不幸被石头击中头部,死亡。作为伤残民工遗属,她一直享受着水利伤残民工遗属补助。通过查阅文件,崔云霞发现市政府于2011年11月专门下发文件,决定对遗属补助费由原来每年的720元提高到2730元,由过去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变更为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但县水利局在统计上报伤残、遗属人员名单时,只统计上报了水利基建伤残民工名单,没有上报水利伤残遗属名单。导致孙兰昌老人等32名伤残遗属只领取了由县财政承担的一半补助费,另一半未能领取。

  

  为此,她向水利局发出了“纠正补齐孙兰昌等32名水利伤残遗属自2011年起未能领取的另一半遗属补助费”的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局按照每人每年1365元的发放标准,一次性补齐了孙兰昌老人等32名水利伤残遗属的四年补助费。由她制发的这一份检察建议,弥合了32个家庭的伤痛。

  案后,崔云霞分析说:“通过该建议的落实效果来看,我们更加认识到,要想把民行检察工作做好,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和各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加强跟踪问效和跟进监督,让群众感受到民行检察真为民。”

  始终维护国家利益

  崔云霞支持个人起诉如此,对国家和集体更是用心。长期以来,她立足民行检察,把维护公众和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办案有胆识,敢担当,不让国家有损失。

  

  2015年春天,高检院部署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作为活动的重要骨干,崔云霞针对该县沂汶蒙三河沿岸部分村民从事非法养殖或不规范养殖畜禽行为、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等情况,带领干警进行实地走访、查看,制定专项监督方案,积极打造出“检察引导、联动执法”一站式环境维权新模式,使养殖面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如今,人到中年的崔云霞正怀揣梦想行走在民行检察之路上,捧着一颗赤子之心,并常怀感恩之心,绽放出人生最美的青春风采,为社会公平正义付出着、奉献着。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