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一姐”杨秀凤:深加工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产业新亮点

2018-08-24 16:2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元迪
play
" />

中国牛蒡之乡“牛蒡一姐”杨秀凤

  大众网临沂8月24日讯(记者 刘元迪)“中国牛蒡看山东,山东牛蒡看庄坞。”说起庄坞牛蒡,就不得不提“牛蒡一姐”杨秀凤,与牛蒡打了29年交道,在业内无人不晓。近年来,乘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杨秀凤带领公司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致力牛蒡深加工,经济效益增长10倍以上,打造了产业新亮点。

  创业:从普通种植户到“牛蒡一姐

3000亩优质牛蒡种植基地

  位于革命老区临沂的兰陵县庄坞镇,牛蒡种植由来已久,占据着牛蒡市场份额的95%,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地地道道的庄坞人,杨秀凤是伴着庄坞牛蒡成长起来的。

  上世纪 80 年代末,国内牛蒡的种植体量并不大,更难言庄坞的牛蒡。1989 年,刚踏出校园的杨秀凤凭借一股子沂蒙人的闯劲,第一个参与当地组织的牛蒡种植培训,0.2 亩地第二年产了 200 多公斤鲜牛蒡,“当时,鲜牛蒡毛料市场价就比小麦高出3倍!”尝到甜头的杨秀凤,将家里的地全都种上了牛蒡。

  1998 年的夏秋季节,恰逢连降暴雨,庄坞牛蒡大面积受灾,鲜牛蒡根最怕遇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即便是这样,从地里抢挖出来鲜牛蒡根,削去腐烂的部位,杨秀凤家的 3 亩牛蒡也收入了 4 万多元。

  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牛蒡却依然让杨秀凤得到了实惠,这么好的作物,为什么不能规模种植?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庄坞人受益?1999 年,杨秀凤流转了 10 亩土地,开始引导庄坞人种植牛蒡,“牛蒡种植、田间护理、收获,用工多,我就发动所有的亲戚朋友过来帮忙,从这个过程中让身边的人先了解牛蒡,再动员大家种牛蒡。”2000 年前后,庄坞种植牛蒡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鼎新公司营销中心

  之后,杨秀凤一边带领庄坞人种牛蒡,一边向散户收购牛蒡,牛蒡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大。2011年,杨秀凤注册成立了临沂鼎新农产品有限公司,最初定位要办一家集牛蒡种植以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企业,专注于将牛蒡出口日韩,一年出口牛蒡15万吨。

  转型:出口转内销 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据悉,牛蒡中富含蛋白质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降三高、调肠胃排毒素、保肝护肾、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有滋补功效,达到排、补、调三效合一。

杨秀凤与公司团队

  “药补不如食补,这么好的牛蒡大多出口了,而不被国内消费者们所熟知。因此,我想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可以了解牛蒡,让优质牛蒡走上国内千家万户的餐桌。”怀揣着这个梦想,与牛蒡打了28年交道的杨秀凤开始转型做牛蒡内销。

  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做行业领跑者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后,科学的黄金配比

  国内牛蒡一直处于粗加工阶段,毛利较低。为增加牛蒡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优势,2016 年 1 月,乘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杨秀凤带领鼎新公司相继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对接,成立了国内首家牛蒡研究实验室,研发新产品,争取扩大以牛蒡为原材料的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

设备上新

  同年9月,公司斥资300余万元引进先进的牛蒡提纯提取设备,并高薪聘请高技术人才从事生产研究,医用级标准化 5S 车间,无尘专业化安全生产。11月,公司在庄坞镇开设首家面积达到150平方米,集产品推广、体验、销售以及牛蒡文化于一体的“蒡之道”体验店。

蒡棒茶,国内专家教授科学配比,营养更全面

牛蒡晶,研发团队历经7年合力打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6月,牛蒡晶、蒡棒茶等新产品相继上市,160:1的精细提取物原料有效保留了牛蒡的营养成分,经专家科学配比,更易被人体吸收,增强了保肝护肾和补气益血的功效。新产品一经上市便大受欢迎,打开了全国市场的大门,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青岛、临沂以及东三省,合作的连锁超市达到28家。经济效益也提高了10倍以上,2017年公司营销额达500多万,为2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今年 46 岁的杨秀凤,有着沂蒙人的热情好客与朴实,同样也极富沂蒙人不断探索、奋斗不止的精气神。“与时俱进多创新,摸着良心做产品。我希望庄坞牛蒡能被更多人熟知,让产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庄坞农民,让安全无添加的产品保障消费者健康。”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