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便利店遍地开花 传统商超将何去何从

2018-10-24 09:03:00 来源: 大众网-鲁南商报 作者: 孙飞霞 李晖
play
" />

  “家里缺了调料就去楼下的便利店,想买点生活用品就到网上,动动手指,就送货上门了。”临沂很多市民的购物习惯伴随着电商、便利店的兴起而悄然改变。在电商和便利店的冲击下,传统模式的商超又将何去何从呢?

  零售便利店遍地开花市民:半年多没逛过超市

  22日早上7点30分,市民刘玉玲在自家小区门口的社区便利店内买了早餐便匆匆赶往单位。中午11点30分,刘玉玲拿出手机给自己定了一份特色炒鸡和水果拼盘。下午4点多,她通过手机扫码在单位的无人货架上买了包纸巾。晚上9点,加完班的她坐在自家小区社区便利店内,用便利店内的快捷充电器给手机充完电,便吃起了工作人员刚从微波炉里拿出来的汉堡包。

  “我已经半年多没逛过超市了,平时购买生活用品要么在网上下单,要么去社区便利店。便利店基本是全天不打烊,非常适合上班族。想吃水果,微商也都是送货上门,不仅口感好,还提供切盘服务。”刘玉玲说。

  自2016年来,社区便利店开始出现在临沂的大街小巷,跟刘玉玲一样,临沂很多市民的购物习惯伴随着便利店的兴起而悄然改变。22日,在新华路与启阳路交会处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几十平米的店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序排列着,靠近门口的位置摆放着一张长条桌和几张凳子,墙上张贴着“免费提供开水、手机卡充值、手机充电、免费微波炉加热”等服务项目的告示。

  “我们店24小时不打烊,周边有社区,也有大型写字楼,不少加班族都会顺便来采买。相较于大型超市,我们可以说是解决了消费者‘最后1公里’的消费需求。”该店员工李女士说。

  大量客源流失,网店、外卖成最大“敌人”

  电商、外卖的迅速崛起,可以说是对传统超市的最大冲击。“超市靠卖生鲜食品,可以拉来很大一批客源。可是现在吃饭直接点外卖,商家把饭做好了送到顾客家里,顾客根本不用再来买生菜、米面这些食品。”一位超市高管无奈地告诉记者。

  这位高管坦言,超市的蔬菜、水果、主食、熟食受到外卖的冲击最大,其次是饮料和酒水。“这些关系到柴米油盐的商品没有顾客买了,连带着其他一些商品的销售量也会下降,所以外卖对超市的冲击外行人无法体会。”

  除了外卖,网上下单购物,也让超市失去了人气。这名超市高管说:“现在很多生活用品大家都选择在网上购买,像是袜子、卫生纸、沐浴液等物品。生鲜没有了客源,生活用品买的人也少了,现在逛超市的都是年龄大的老人了。”

  “家乐福模式”过度竞争,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被忽视

  中国最早的现代超市就是家乐福,1994年进驻上海和北京。大量采购食品、日用品、杂货和家电等,然后利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门店低价销售,这种被称为“大卖场”的经营模式后来成了中国超市的标准。可是,这也让家乐福陷入了与追随“家乐福模式”的企业的过度竞争,忽视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00年以后,临沂很多新兴的连锁超市就是效仿“家乐福模式”,直到现在很多超市依旧处于这种模式。

  “现在超市太多,有的老太太逛超市买菜,一上午逛3家,反正都离得很近,哪家便宜买哪家,超市为了争客源就压低商品价格,导致盈利的空间很小。”一位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一根黄瓜为例,如果家门口超市的黄瓜卖8毛钱一斤,500米外的另一家超市卖7毛钱,那顾客可能转身就去了价格便宜的超市,加上小区周边的菜市场的价格影响,即使1毛钱的差价,也会流失一批顾客。

  此外,超市落后的管理经营模式也影响了发展脚步。例如,销售存储系统没有信息化,缺少大数据的支持,特价商品变价慢;不实行会员制,没有稳定的消费群体,也会造成客源流失。

  业内人士:超市变革之路任重道远

  虽然,一些超市已经通过开通网上商城、外卖等业务,竭尽全力拉拢消费者,但是效果甚微。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如今超市的日子不好过,在未来两年,临沂一些连锁超市或将遇到“寒冬”。传统超市想要生存下来,必须改变自己,但变革之路并不好走。

  虽然超市行业不景气,但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商圈、住宅区,连锁超市一个接一个地开新店,不断抢占市场。而为了能在电商、外卖上分一杯羹,很多超市开通了网上商城、商品配送、外卖等业务,希望能多渠道销售提高营业额。

  “如果超市有一套完整的大数据信息,可以最快速地完成变价、库存整理等信息,就能最大化地节省人力物力。”业内人士认为,超市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一些大型外资超市都用了大数据库,但是由于受到资金限制,中小超市想要大数据支持会很难。

  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超市应当开发自己的自营产品,自营产品质量好把关且成本低,可以成为超市很好的宣传名片。在销售、经营、管理方面,必须改变传统模式,走出因价格竞争陷入的困顿,调整商品的结构,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专家:线上线下结合,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是“王道”

  针对社区便利店遍地开花,传统商超生存艰难的现状,临沂大学商学院教授朱建成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百货、大卖场的商品被电商平台不断冲击。与此不同的是,便利店业态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即时和便捷,这是电商平台无法替代的体验。

  “80、90后消费者已经成为主力消费人群,他们的消费观与之前的60、70后有很大的不同,年轻人一代追求的是便捷、快速、随性、碎片化的消费,这与便利店的定位完全吻合。”朱建成说。

  朱建成表示,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在满足人们购物需求外,越来越像是一个综合的生活服务平台,在其所辐射的一公里范围内,提供早餐、话费充值、充电、收发快递等一站式生活消费所需的服务,正是这些增值服务“黏住”了顾客。

  朱建成还认为,社区便利店的兴起,背后涌动着深层次零售业的变革。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购物问题将是零售企业和资本市场抢占的重要阵地。如何在这一阵地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则是企业必须思考问题。

  “零售的本质就是回归商业本质,即为用户创造价值,不断为消费提供好产品和服务,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是传统商超制胜的关键。而且传统商超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使互联网技术融于传统零售销售模式当中,形成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用户多场景需求。”朱建成说。

  鲁南商报记者 孙飞霞 李晖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