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孙志远:坚守初心 扎根沂蒙山区教育60年

2019-08-23 11:34:00 来源:  作者: 林鹏 张瑶 孙兆军 杨兴瑞
play
" />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沂蒙大地日新月异,平邑建设硕果累累,壮美的时代画卷正在展开。

  为弘扬平邑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立体化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平邑县人大、平邑县委宣传部近日组织记者深入基层调研采访,回顾曾经奋斗在一线的先模人物事迹,挖掘报道新时代各地区、各部门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成效和经验做法,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本期将推出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专刊,展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时代风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鹏 见习记者 张瑶 通讯员 孙兆军 杨兴瑞

  从青春芳华到皓首苍颜,当初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选择了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平邑县的三尺讲台,无怨无悔教书育人,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从教36年桃李满天下。他就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平邑县九届、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孙志远。

  到沂蒙山区去。孙志远是江苏丰县人,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出身的苦孩子,他不会忘记是党给他受教育的机会。孙志远所在的徐州地区,刚刚解放时归山东管辖,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山东济宁和泰安完成,1956年考入当时的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的前身),成为一名令人羡慕大学生。

  1960年,25岁的孙志远从山东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了,怀揣着接受思想再教育、奉献青春的满腔热情,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选择了到贫穷落后的沂蒙山区。就这样,他被分配到沂蒙山区腹地、蒙山主峰所在地平邑县,成为一名物理教师。

  

  孙志远的特级教师证书

  当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到平邑县工作后,他怀着"干就干好"的信念,以最大的努力践行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人生信条,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刻苦钻研,一心扑在教学上。在他的带领下,平邑县高中物理教研组多年在当时临沂地区乃至山东省都是有名的先进、年年受到上级的奖励。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孙志远的教育事业也迎来春天。由于工作突出,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动手能力是物理课程特征之一,他的动手能力在历届学生当中颇受赞誉,被学生喻为"神一般存在",那些坏掉的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等,在他手里就像是玩具似的拆来拆去,直到把它们重新组装。

  在教学上是一名能手,在学校管理中干得同样出色,后来孙志远担任了平邑一中副校长,但依然工作在教学一线,直到1996年退休前,还坚持为学生上物理课程。

  教育战线上出色的人大代表。因为多年出色的工作,孙志远得到了学校和当地群众称赞,多次被选为平邑县人大代表,担任平邑县九届、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退休多年,孙志远笔耕不辍

  作为从教学一线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在平邑县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诸多推进教学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意见和建议。当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渐渐活跃,教师的收入水平和当地工资收入水平差距不断加大,部分教师思想浮动。孙志远多次在人大会议提出提高教师待遇的建议,并在参加省、市人大调研座谈会上提出同样的观点。孙志远说,教师是给祖国的花朵浇水的人,也只有教师最懂得学生,如果少浇水或少浇一次水花就会枯萎。

  令他欣慰的是,多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提出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大大提高了教师积极性,同时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基本实现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的学校的目标。

  初心依旧,希望平邑教育会更好。孙志远扎根沂蒙山区60年,在平邑教育战线上奉献了36个春秋,完成了"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国家"的"初心"承诺,在平邑教育史上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他的学生中,有的当兵后成为将军,有的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

  晚年的孙志远非常关注平邑教育工作,谈及当前的高考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平邑一中教育领军人物培养,都有非常独到的观点。他说,教育是软投资、长期投资,见效慢,要有耐心。

  人生暮年,今年85岁的孙志远仍精神矍铄,他说,自己是一个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喜欢钻研自己的专业,在工作期间以办公室为家,没有特殊的事从不休息,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是党和国家、平邑人民没有忘记他,自己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又被培养成为学校领导,这给他很大荣誉和鼓励。

  谈及人生,孙志远对当初的人生选择依旧无怨无悔,他说,不忘初心、坚守初心,才无愧这个伟大的时代。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