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静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沂蒙大地日新月异,平邑建设硕果累累,壮美的时代画卷正在展开。
为弘扬平邑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立体化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平邑县人大、平邑县委宣传部近日组织记者深入基层调研采访,回顾曾经奋斗在一线的先模人物事迹,挖掘报道新时代各地区、各部门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成效和经验做法,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本期将推出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专刊,展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时代风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鹏 见习记者 张瑶 通讯员 张伟 杨兴瑞
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的杨艳明,是山东环球印铁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一名省人大代表。这位出身贫苦的企业家,不仅忠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还热心公益事业。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爱心代表"。
"杨总只要有空,就到企业车间、寻常百姓家和学校去转转,与他们交流,力争第一时间掌握最真实的民情民意。唯有如此,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更合民心,更能代表群众的意愿。"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胡学花说。
"老杨不仅把企业做得大、做得好,还积极奉献社会,是农民企业家中的佼佼者,更是基层群众的好代表。"说起杨艳明,很多熟悉他的人直竖大拇指。
杨艳明(右一)经常走进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生产状况
1992年,杨艳明以9000元起步,在平邑县地方镇创办了一家制盖厂。27年来,他秉承"惟勤开源创业,以诚恒利发展"的理念,潜心经营、艰苦奋斗,将一家"作坊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集印铁、制盖、制罐于一身的食品包装企业--山东环球印铁制罐有限公司。
2006年,杨艳明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投资、发展与改革,投资3000余万元在大连成立了大连环鲁包装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环保的"一窑四线"全煤气玻璃池炉生产线,现总资产近亿元,年可实现利税500余万元,成为当地极具竞争力的玻璃制品企业。此外,公司还成立了山东环球印铁制罐研发中心,通过了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及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的认定。
杨艳明(右二)在车间查看产品
"感谢杨伯伯对我三年来的关心与帮助,今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像杨伯伯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在地方镇中心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接过杨艳明捐助的500元现金感激地说。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杨艳明说,幼时家中贫穷,差点因四毛五分钱,失去上学机会,靠好心人资助才完成学业。这四毛五分钱的恩情,杨艳明至今难以忘记。2016年,他出资捐资5万元在地方镇中心小学设立"环球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作为民营企业家,自1996年以来,累计投入近700万元,先后资助600余名贫困学生。
杨艳明始终认为,只有把"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企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2000年,杨艳明出资16万余元,修建了米家沟的一条主路并进行了绿化。2002年,捐款6万元用于镇驻地路灯的改造。2018年,带头捐款20万元,并组织爱心企业共同捐款100余万元,重修了镇政府东侧的外环路。截至目前,杨艳明及其企业已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1000余万元,受到乡亲们的普遍赞扬。
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杨艳明经常深入农村、企业进行调研,注重倾听群众意愿和呼声,针对群众意见和诉求,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出《关于对地方国际罐头城进行规范提升的建议》、《关于金融机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等建议10余条,得到了有关部门积极采纳。
因为乐善好施,杨艳明先后被授予临沂市劳动模范、临沂市"爱心助童"先进个人、"扶贫捐款先进单位"和全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我是农民企业家,省人大代表,就是要用心去倾听群众的声音,依法依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是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杨艳明如此阐述自己的初心。
返回大众网临沂首页>>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