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与健康同行】刘宗凤:陪患者度过每一段难熬的岁月 哪怕自己遍体鳞伤

2019-09-06 15:34: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冯善鹏 马小双 程贵宝
play
" />
  编者按: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特别策划《壮丽七十年•与健康同行》,在全市寻找医学世家、从医70年的老专家、与共和国同龄的专家及 “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乡医”,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向他们致敬!

  刘宗凤:陪患者度过每一段难熬的岁月 哪怕自己遍体鳞伤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个子中等,体型偏瘦,走起路来一路小跑,一袭洁净的白衣燕帽,一双清澈的眼眸,一脸动人的微笑——这是她给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的第一印象。

  工作25年来,刘宗凤怀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从最初参加工作时见人说话就脸红的羞涩女孩,成长为一位面对情绪不稳、言行紊乱的患者都能从容应对的护理业务能手,其中的各种艰辛和付出,不言而喻。

  8

  刘宗凤为病人整理上衣

  1994年7月,刘宗凤从临沂卫校毕业入职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刘宗凤从事护理岗位已有个25个年头了。蓦然回首,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她成长的每一步仍历历在目。

  8月28日晚22时30分,一名21岁的男患者初次发病,咬破了自己的左手腕,挑断手腕上的静脉,企图自杀。事发当晚,幸好巡视的责任护士及时发现情况,通知医生并协助完成了缝合,而此时已到第二日凌晨。刘宗凤等医护人员近2个小时的紧急处置,成功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早前,有一名女患者突发上感(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体质很差,加上情况紧急,不适宜转到ICU病房,只能就地抢救。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急救专家小组,刘宗凤首当其冲,推药、配药,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整整18个小时的精心守护,患者病情终于好转。此时刘宗凤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稍微休息了下,又到病房进行护理。直到早上6点,患者被安全转到ICU,刘宗凤才得以休息。在综合医院抢救成功率30%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抢救成功了,作为抢救小组的一名成员,刘宗凤非常自豪,“一个鲜活的生命抢救了回来,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事后,她对人这样说。

  o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

  一位年近80岁的患者,没有亲属,生活不能自理。刚来到医院的时候,洗澡需要护士们强制着才能进行。后来,刘宗凤琢磨着给她增加洗澡换衣的次数,强化训练。每次洗澡,刘宗凤都亲自给她洗头、搓背、洗脚……经过近四年的精心护理,现在这位老年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高。

  还有一位常年住院的患者,有过两次脑梗,时常对着周围的人大声叫骂,偶尔对人扬起巴掌,让人防不胜防。不仅如此,这位患者还伴有翻捡垃圾的习惯,因病情一直未能缓解,语言交流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经过刘宗凤等医护人员的精心康复训练,患者已经能随音乐起舞了,捡垃圾的习惯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微信图片_20190904143013

  刘宗凤胳膊被病人抠伤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被患者猝不及防的打骂已经成为常态,不过我们还是会心甘情愿地帮他们洗头、搓背、洗脚、理发……”工作25年以来,刘宗凤的手上、胳膊上、脖子上大大小小留有不少疤痕,这些疤痕就像镶嵌在她身体上的一枚枚“勋章”,记录着一名护理人员的奉献和坚守。

  “我经常和我的同事们说,我们干的是良心活。”刘宗凤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护理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都是些琐碎之事。在精神科病房,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患者一个不经意的表情变化,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只有护士想不到的,没有患者做不到的奇异之举。

  25年来,刘宗凤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变成制度,让每一位同事都烂熟于心,付诸行动。

  “我们就生活在精神患者中间!”刘宗凤将每一位患者都视为亲人,从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陪伴他们度过每一段难熬的岁月,守望健康,分享每一帧快乐的时光!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