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大师杨进邦:活到老编到老 柳编也应不忘初心

2019-09-27 17:09: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王艳彩 刘晟烁
play
" />

  编者按:"描绘生态画卷,编织丰收梦想。"勤劳智慧的临沭人民,用灵巧的双手,传承柳编工艺,弘扬柳编文化,创造着美好生活。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六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推出特别策划,走访临沭柳编大师,展现传统工艺制作流程和匠人精神面貌。走进临沭知名企业,揭秘各大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背后的"密钥",鉴赏最新柳编创意产品。对话行业专家,详解柳编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文字与镜头,记录下小小柳条编织出的临沭人的梦想和幸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见习记者 刘晟烁

  “家有葫芦有福禄”。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进邦工作室,520平的工作室内,摆放着万余件大大小小的柳编作品,其中当属小葫芦最多。

  

  “小葫芦是几千年前遗留下来的编织技法,农村老百姓都会编。”杨进邦说,正因为它是上千年前就有的编织技法,所以“小葫芦”是传承技艺的代表性作品。

  柳编技能大赛和柳编创意大赛是历届柳博会的两项重点活动。今年柳博会开幕前,杨进邦特意来到临沭柳编发源地——青云镇柳庄,寻访隐匿在这里的传统“老工匠”,邀请他们参与柳博会。

  

  “我们柳编也应不忘初心,不忘这些传统老匠人,他们有的高龄90多岁,仍然默默无闻传承着古老的柳编技艺。”杨进邦介绍,临沭柳编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像是传统的簸箕、箢子这种工具,历代柳编艺人一编就编了一辈子。希望通过邀请这些老艺人,带着他们坚守的簸箕、箢子等“老物件”,到现场参与柳博会,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些手艺。

  设计创新是柳博会现场编织大赛的亮点。作为历届柳博会的参与者、组织者,今年,杨进邦决定以参赛者的身份参与现场编织大赛。“我带了两件作品参加柳博会,一件是柳编‘70’标识,另一件是柳编金龙鱼。”杨进邦说。

  在杨进邦工作室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见到了他口中的柳编作品。杨进邦介绍,该柳编作品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而专门设计的,采用天然植物纤维临沭优质杞柳柳条编织而成,整个作品用了近两周的时间完成。更为吸引人的是,作品还点缀了56个柳编小葫芦作为装饰吊穗。“56个小葫芦代表56个民族大团结。”杨进邦说。

  

  “艺无止境”是杨进邦的创作宗旨,在他的工作室,随处可见各种小创意:一根废弃的枯树根也能在小葫芦的点缀下重获“生机”,成为一件手工艺品。如今66岁的杨进邦,仍然坚持每天创作。用他老伴的话说,“一天不编就手痒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