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价格为何牛气“葱”天?​天气不好、大葱减产、需求上涨为主因

2021-01-19 08:53:21 来源: 沂蒙晚报 作者: 褚菲菲 杨永涛
play

  2020年11月份,大葱地头收购价在3~6元/公斤;2020年12月份,大葱收购价上涨到8~9元/公斤;2021年1月份,大葱收购价上涨到10~12元/公斤……从去年11月上市以来,大葱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地头收购价更是从3元/公斤一直涨到目前12元/公斤左右,价格较去年同期翻了两番,并且还没有停下来的势头。

  大葱“身价”火热上涨,让不少市民直呼“高攀不起”。今年大葱为啥这么贵?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天气不好、大葱减产、需求上涨是今年大葱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现状]

  迎来好行情 大葱成村民的“摇钱树”

  “今天的批发价是10元/公斤,看这行情明天价格还要涨!”1月12日,在郯城县高峰头镇徐庄社区李圩子村大葱批发市场,菜农李新亮手捧着成捆的本地大葱满脸喜色。

  李圩子村是传统的大葱种植专业村,全村407户,家家都是大葱种植专业户。记者获悉,自2010年起,李圩子村的大葱种植面积就稳定保持在500亩以上,大葱产业早已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在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选好选优种植品种是培育好大葱产业的关键,李圩子村积极探索学习“章丘大葱”发展经验,抓好本地大葱品种优选繁育工作,通过消费群体在市场反馈中的“放大作用”,让本地大葱在品种控制、土法种植、品质保证、土壤条件等特有属性方面贴上原产地商标,打出“李圩子本地大葱”招牌。

  经过长期的摸索,李圩子村培育种植的本地大葱以葱白匀长、味道正宗、体型适中等特点而赢得市场青睐,不断吸引周边商贩进村零批购买。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村村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大葱零批销售市场。

  作为李圩子村的种葱大户,眼下,李恒达种植的20多亩大葱正值上市销售期。“种植大葱不能只看产量,最重要的是品质和味道,我种植的本地大葱虽然每亩产量只有3000多公斤,对比一些高产品种的产量少一半还多,但市场表现却一直很好,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今年这一茬净赚个三四十万没有问题。”大葱迎来好行情,李恒达喜不自禁。

  据徐庄社区党总支书记胡长燕介绍,由于今年大葱行情一路看好,当地菜市场的交易很是活跃,每天都有外地的商贩前来采购,村头几十个销售摊点在忙碌供货,保守计算一天的交易量不下1.5万公斤。

  [探因]

  天气不好、大葱减产、需求上涨 为价格上涨主因

  作为餐桌上的调料品,大葱是不可或缺的。从去年11月份上市以来,大葱的价格就一直在上涨,且完全没有要停下来的势头。面对今年牛气“葱”天的行情,消费者们纷纷不解,今年大葱为啥这么贵?胡长燕表示,大葱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不好、大葱减产、需求上涨”。

  “往年我们这边大葱的地头收购价一般在3元/公斤左右,这几年价格一直很稳定。仅有一年,应该是2015年前后,大葱的收购价涨到了5元/公斤,当年我们村的葱农甭提多高兴了。”胡长燕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里,大葱价格只在2015年前后出现过迅猛的上涨,其他时间则都处于相对稳定的波动区内。

  “现在大葱每公斤的价格突破了10元大关。”胡长燕说,1月12日,李圩子村大葱批发市场内大葱的收购价还在10元/公斤左右,1月14日,大葱的收购价已经涨到了12元/公斤左右了。

  那么本轮大葱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胡长燕告诉记者,大葱栽种于每年6月份,正是高温多雨天气最集中的时候,很多地区的大葱都在天气的影响下没存活下来,导致产量大大减少,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尤其今年雨水多,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洪涝现象,因为大葱的生长特性,它们更喜欢干燥的天气,因此在面对洪涝天气的时候,大葱的存活率大大降低。”胡长燕说。

  此外,胡长燕分析,大葱价格之所以上涨还与2019年大葱总体产量太高、市场供过于求、大葱价格下跌有关。“2019年大葱种植行情不太好,导致很多种植户不愿意再种植大葱。因此,今年大葱的种植面积减少,以至于产量下滑,价格上涨自然在所难免。”胡长燕说。

  胡长燕告诉记者,大葱价格上涨也和冬天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冬天,大家对大葱的需求有所增加,需求上涨了,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提醒]

  市场价格根据供需变化 种植户切莫盲目跟风

  实际上,不仅是大葱,蒜、姜等农产品都出现过价格一年暴涨、一年大跌的现象,背后原因,大都是因为农产品的周期性所致。“什么东西贵就跟风种植什么,对于种植业来说,是一种不合理的选择。”临沂大学商学院教授朱建成表示,每一种农产品的价格都会有涨有落,种植户坚持自己熟悉和技术熟练的产品,只要产量和质量有保障,利润自然也不会低。

  “其实不难发现,大葱等小宗蔬菜需求量相对稳定,需要常年均衡供应。但这种供给受种植面积、气候环境、产品替代、产地转化、市场运作等因素影响较大。总供给与总需求一旦失衡,要么滞销难卖、价格下跌,要么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陷入了涨涨跌跌的怪圈。”朱建成建议,种植户不要盲目跟风种植,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种植户种植农作物时,该如何选择?朱建成建议,种植户可尽量掌握全国的生产数据,用数据来指导生产,这将避免一年高一年低的现象重演。与此同时,在种植结构上、改良品种上深下功夫,将有益于增产、促进增收。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秦立铭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