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抗疫六姐妹|袁妮莎:于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守好监测关卡

2021-10-04 09:2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晓豪 寇晓晨 孙璞 徐志娟
play

  编者按:妇女能顶半边天。在临沂市兰山区,有六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姐妹。疫情来临,她们冲锋在前,争当沂蒙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铸就起一道强大的“白色后盾”。她们身上,既有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六姐妹”的坚韧、淳朴和善良,更有新时代妇女的格局与担当。她们,是沂蒙山人优秀品质的代表,是沂蒙精神的生动诠释人。她们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兰山区卫健局推出“抗疫六姐妹”系列专访,展现一线抗疫者们的风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晓豪 寇晓晨 通讯员 孙璞 徐志娟 临沂报道

  袁妮莎,兰山区疾控中心理化科科长,2007年12月至今在兰山区疾控中心工作。曾获2011年全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被授予“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能竞赛三等奖 ”称号、2015年、2018年先后荣获全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9年被授予“临沂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能专项竞赛二等奖”称号、2021年兰山区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2021年兰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危急关头,她挺身而出

  2020年1月21日(腊月二十七),临沂市兰山区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接到病例的采样任务,袁妮莎第一时间找到领导,主动请缨:“我从事检验工作10多年,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时必须冲锋在前”,作为中心理化检验科科长的袁妮莎,是这支队伍里最先自愿报名的巾帼勇士。

  “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既然身为疾控的一份子,关键时刻我必须挺身而出!”袁妮莎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心系患者,全力以赴

  现在回想时她仍清晰记得第一次穿防护服时的紧张,“采集标本过程中,患者取下口罩,我离患者的口腔只有20厘米,近到都可以看清楚飞沫喷出的颗粒。我只能更加小心谨慎为患者采样。”袁妮莎说。

  尽管她很小心,但由于患者恶心反射、不断地咳嗽,喷出的分泌物飞溅到她的护目镜和身上,这种与病毒“零距离”接触,极易发生感染,可她集中精力想着“操作手法要正确,采样部位要准确,动作要轻柔,取样要迅速”的技术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规范、仔细,她来不及想自己是否会被感染,只想着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操作不当,而导致误诊、漏诊。

  随着疫情的进展,每天的采样任务数量激增到70多人次,经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由于工作时间过长,防护装备透气性差,经常会憋的严重缺氧,引发阵阵头痛。采样结束后由消杀人员用84消毒液对她进行全身喷洒,那刺鼻的味道隔着口罩都会熏的人呛咳。消杀区都设置在楼道外或宾馆大厅门口,脱下防护服时内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在寒风中更让人感到冰冷刺骨。但袁妮莎和流调队其他成员没有一个喊累。

  坚守岗位,几度“过家门而不入”

  作为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袁妮莎每天绕城采样,有时可能经过自己小区,但却成了离家人最远的人。

  因为防控工作需要隔离居住,袁妮莎连续40多天没有回家,家里的两个孩子只能由年近70岁做过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婆婆照看,她的丈夫在市人民医院工作,同样奋战在一线。两岁的二宝便哭闹找妈妈,只能打开视频哄他,他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妈妈,你在哪啊,你什么时候回家”。袁妮莎的爸爸去年因为脑出血,记忆力受损,最近却一天几个电话的打,“今天累不?一定注意安全啊”,因为工作时穿防护服采样时无法接电话,老父亲就不停地打,听起来欢快铃声的那头却是沉甸甸的担心。袁妮莎知道孩子需要母爱的陪伴,父母需要她的照顾,但她更深知,只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才能换来自己和家人长久的相聚。

  “那时候心里也会有害怕与难过,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平安与健康,我觉得一切都值得。”袁妮莎说。

  就这样,袁妮莎这一干就是六百多天,无一例差错。采样组累计采集的标本达20万人份。

  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疾控人的身影,袁妮莎以坚定的信念、勇于担当的气魄,积极响应这次战“疫”,和同事们一起以平凡之躯为民众筑起一道防护的壁垒,用实际行动践行疾控人的使命。

初审编辑:李洪鹏

责任编辑:孙贵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