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荣耀 | 19岁入党,首战即立战功!听郯城县耄耋老人讲述他的父辈

2024-04-04 07: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晓豪 张晨曦 杨永涛
play

  大众网记者 宋晓豪 张晨曦 通讯员 杨永涛 临沂报道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些人、有些事会让人一直铭记。清明节到来,大众网记者来到郯城县高峰头镇南张村,寻访革命烈士张则高的家人,用一个个英雄故事,再现了那段战火硝烟的年代。

  农家小院 初见英雄后人

  三间绿树掩映的砖瓦房,几件简单的家具,四四方方的院落里,春意正浓。

  “我的父亲就是张则高,他是为国牺牲的烈士,也是我们一家人心中永远的英雄!”朴实的话语,深邃的眼神,清瘦的脸庞上写满沧桑和坚定。见到记者到访,82岁的张可闯老人热情地从饭桌下搬来了几只方凳。一段尘封了几十年的记忆,从老人沉静的讲述中流淌了出来。

  19岁入党,解放马头立战功。张则高,化名张次超,1939年6月参加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临郯县委的领导下,张则高广泛发动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同日伪军进行顽强斗争。

  “当年他19岁,第一次参加解放马头镇的战斗就立了战功!”据张可闯老人介绍,1939年10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派主力开赴郯城县马头镇一带。同年11月,解放马头镇的战斗打响,张则高冲锋上阵,奋勇杀敌,胳膊、腿等多处负伤,他仍坚持不下火线,同日寇斗争,为解放马头镇立下赫赫战功。

  坚守党的纪律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他率领游击队同敌人作战,游击队纪律严明,冻死饿死不拿群众一针一线!”1940年10月,日军分三路扫荡郯马,郯城马头再次沦陷。张则高率领游击队转移到马陵山区和沂河两岸,同敌人展开游击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郯城人民抗日斗争进入非常艰难的时期,张则高贯彻上级党委的指示,纪律严明,从不向群众索要粮款,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941年冬,天寒地冻,张则高衣着单薄,浑身被冻得青紫,脸上、手上、脚上都裂开了深深的血口子,泉源头村一名妇女看到他被冻成了这样,毫不犹豫地回家拿了一件多处上了补丁的衣裳给张则高穿上御寒。

  三战解放郯城,随元帅转战东北。1942年,张则高加入马陵大队,第二年,便打响了第二次解放郯城的战争,此次战斗中,张则高冲锋在前,英勇杀敌,与战友们一举歼灭敌伪1000多人。1945年6月,张则高参加了讨伐顽匪梁钟亭的战斗,同年7月12日,他又参加了攻克马头敌据点的战斗,直到23日,郯城第三次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支援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张则高受组织指派,随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罗荣桓元帅去东北工作。在经历数千里跋涉后,张则高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疾病。但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并坚持到前线工作。

  “一次在运送伤病员时,军医院被敌军包围,父亲受肺结核病折磨,很想咳嗽,但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就吃土坷垃,吃黄土压住,不让自己发出咳嗽声,最后,成功掩护5名医生及伤员突出重围,死里逃生。”

  苍山首任县长 殉国赴任途中

  1948年11月,党组织委任张则高为苍山县政府县长,由于他多年征战、身负重伤而无法到任,12月,张则高病情持续恶化,在赴任期间不幸去世,时年28岁。临终前,张则高失声痛哭:“我多么想亲眼看一下祖国解放的那一刻!”

  张则高去世时,张可闯只有4岁。年轻的妻子终身未有再嫁,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唯一的孩子拉扯大。

  故事讲完,张可闯扭过头擦去眼角的泪水,“父亲一生酷爱学习,博览群书,他双手能写梅花篆字,一生都在研究救国救民的真理,作为他的亲属和后人,我们感到无上光荣!”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