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临沂报道
建设沂水和美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沂水县探索试行喜事新办、美德信用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劲吹沂水大地。
倡导喜事新办 涵育文明乡风
没有奢华的婚车,没有喧闹的鞭炮,取而代之的是简洁而庄重的仪式和亲朋好友的祝福……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和煦的春风中夹杂着喜庆的情丝,三桥风景区的爱情岛上鲜花拱门、五彩气球、爱情歌单等浪漫元素填满整个小岛,随着开场舞蹈《盛世欢歌》的律动,沂水县2024年“婚俗改革 花开沂水”集体婚礼正式拉开了幸福的帷幕。
这场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正是沂水县婚俗改革的一个缩影。在婚俗改革的推动下,沂水县制定《沂水婚俗改革指南》,在彩礼金额、婚车使用、喜宴安排等方面明确了倡导性标准,推广集体婚礼、文化婚礼、民俗婚礼3种简约文明的婚礼形式,村村成立喜事新办志愿服务队,他们深入村户,推广特邀颁证师制度,鼓励领导干部证婚,赠送文明大礼包,为喜事新办家庭提供各类优惠支持等,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简约、文明的婚礼形式。目前,沂水县采用新式婚礼形式的比例90%以上。
弘扬家庭美德 引领良好家风
不仅婚俗改革成效显著,沂水县在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在诸葛镇东河西村,不仅有干净整洁的环境,还有“画”开满村,一幅幅精美的墙体画成为了村里的新风景。“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立业,忠厚传家”等村规村训在村内随处可见。这些墙体画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传递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的理念。
提起东河西村最美“五好家庭”之一的成员郭文秀,男女老少无不拍手称赞,不约而同地夸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是全村人学习的榜样。“我们村是全国文明村,我不能拖村的后腿,作为普通老百姓,我就是勤勤恳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孝敬公婆,抚养孩子,和邻里街坊处好,收拾好自己的小家。”这是郭文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既要树新风,也要育新人。在沂水县寰宇大酒店一楼,有一家精美的“城市书房”,每到附近小学放学的时间就迎来络绎不绝的小读者们,张文霞就是这家全县首批“城市书房”的创办者。张文霞是去年5月全国妇联揭晓的1000户全国最美家庭之一,多年来,她拿出自己经营的酒店一楼黄金位置,开设“暖心小学屋”,为军人军属解决孩子们放学托管的问题,同时也为附近居民提供免费看书休闲的场所。
近年来,沂水县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抓手,倡树美德健康的乡风民风,成效显著。深入发掘寻找“最美家庭”,有机融合“美在农家”与“百千工程”,持续推进“沂蒙母亲素质提升工程”“书香飘万家,阅启新征程”读书活动,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努力营造起人人关注“最美家庭”、家家学习“最美家庭”、户户争创“最美家庭”的浓厚氛围。
量化美德信用 兑换淳朴民风
在院东头镇四门洞村,暖心食堂成为了老人们的另一个家。志愿者们每天为老人们准备新鲜热乎的饭菜,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时光。这种关爱老人的行动不仅解决了老人的温饱问题,更传递了尊老爱幼的淳朴民风。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四门洞村创新性地实施了美德信用积分制度。村民们通过日常文明行为积累的积分,可以兑换物品、享受优惠。“居民可凭积分按照1分=1元的标准在村内美德信用超市兑换物品,除享受加油优惠、购药优惠、购物优惠、评先树优等11项县级激励政策外,还能在本村取水站、民宿等消费时享受折扣优惠,真正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美德信用红利。”院东头镇四门洞村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
作为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试点县,自试点以来,沂水县就确定农村居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居3类评价对象,制定正面负面清单,设立6个等级,设计完整闭环流程,搭建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出台信贷优惠、荣誉激励、购物优惠等激励惩戒政策,把日常文明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指标。目前已有3.4万人次享受加油、购物、购药、景区门票折扣等优惠,同时,每季度为A级以上居民颁授“美德信用户”门牌,推动村风民风向善向好。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市域副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的路上,沂水县将以拳拳之情、真实之行,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用乡村文化振兴这个“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的“硬实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