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市区主干道绿化整治市民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指挥部办公室的负责同志。
一、道路景观绿化改造方案是如何确定的?
答:国家《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规定: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要求设置路侧绿带、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宽度和行道树绿带宽度均不得小于1.5米。这些规范都具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不仅有利于规范交通秩序,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市老城区道路大都不符合规范,为了更好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临沂,建设美好家园,市中心改造提升指挥部本着因地制宜、能绿则绿、宜绿则绿的原则,组织园林技术人员对老城区道路进行了调查摸底,并提出了道路景观绿化改造方案,主要任务:一是对行道树绿带改造,二是对人行道外侧混凝土地面破硬实施透水地面铺装。
二、为什么要实施行道树下破硬造绿?
答、这次道路景观整治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部分道路行道树下的硬化地面进行改造,区别情况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1、既增加了城市道路绿地面积,又增加了城市道路的透水地面积,有利于行道树的成活成长。
2、提高了绿视率。绿视率是人民的视野中植物绿色所占的比例。科学研究表明,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的感觉最为舒适。增加绿量、提高绿视率后,有利于解决人们出行时的视觉疲劳。
3、有利于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一是增加绿量,有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这是因为植物叶面具有蒸腾作用。通过蒸腾作用,叶面吸收太阳辐射热,并不断地向空气输送水蒸气,使周围空气降温增湿。宜居城市就要解决热岛效应。国家生态园林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热岛效应程度要小于2.5℃(夏季某时城市最高气温不能高于农村最高气温2.5℃)。而这个指标的控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大量栽植树木等各种植物来调节。二是增加绿量,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大家知道,植物叶面具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等物质,释放氧气,使树木周围空气清新。三是增加绿量,有利于降低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城市人类各种活动较多,释放的各种有毒有害的气体种类也多,许多植物对他们具有吸收和净化功能。四是增加绿量,有利于吸滞粉尘、杀菌、消减噪音。
4、形成隔离带,可规范市民的通行秩序,有利于城市管理。
三、为什么人行道外侧混凝土地面要破硬重新实施透水地面铺装?
答:铺设透水性地面,这已成为国际上许多生态城市的普遍做法,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留下和利用雨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道路广场的透水地面比重大于50%。实施透水地面的铺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当降雨时,透水地面吸收部分雨水,迅速补充到地下水源和土壤中,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同时,土壤降解雨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防止水体污染。
2、当晴天的天气,渗透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为周围环境降温增湿,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3、由于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增加土壤湿度,保证城市树木及各种植物的生长,改善城市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维持城市土壤的生态平衡。
四、道路绿化工程是如何实施的?
答:根据规定凡是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一律实行招投标。这次道路园林绿化施工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凡是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三级以上资质的公司都可参加。招标工作严格按照招投标有关程序进行。目前36家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园林施工公司通过严格招投标程序,参与城区三十一条道路的景观绿化整治。
五、道路景观绿化整治是如何确保施工质量的?
答:参与道路景观绿化整治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招投标文件要求和施工合同规定进行施工。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指挥部组织15名技术人员、28名财政监督、16名工程监理人员,对老城区主干道整治进行全程监督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根据《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单位工程完工后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进行一年的养护管理期。根据规范,苗木生长一年后,才确定成活。一年后,工程符合合同标准要求,甲方才组织人员予以正式验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linyida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