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已删栏目&临时存放>记者调查

新华社旧址:蛟龙镇的红色标志

2008年11月12日 14:32 作者:陈谦 来源:临沂大众网

    临沂大众网11月12日讯 在临沭县蛟龙镇前利城村西小河东岸有一片绿色掩映下的古建筑群,她的正面树立着一座貌似一位思索老人、高三米多的纪念碑,西面是四角翘起、宛若振翅飞鹤的纪念亭,与建筑群相望的是一片茂密翠绿的竹园,这就是新华通讯社第一个省级分社——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纪念园。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纪念园不但是蛟龙镇的红色标志,更是八百里沂蒙的“红色印记”。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经中共中央批准,新华社国内第一个省级分社——新华社山东分社于1941628日在临沭县蛟龙镇前利城村诞生。成立当天,即以“新华社山东分社”电头播发了《八路军破袭敌据点,敌伪皆望风披靡》、《泰山区实行统一支差办法》等六篇消息。为让人们永远记住这段红色历史,继续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2006年“七一”前夕,值新华社山东分社成立65周年之际,为弘扬优秀的红色历史文化,该镇党委政府在临沭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96万元,置地20亩,在该镇前利城村村西小河边修建了这座纪念园。

    纪念园分三部分:纪念碑广场、新华社旧址、环利城村小河纪念园林。整个纪念园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5平方米,分别为4处独立的四合院仿古建筑,共设计了发报室、文印室、编辑室等房屋51间。

    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室内布展,于2008310日开始,由该县宣传部抽调了县教育局、民政局、旅游局、县文联、党史办、宣传部、蛟龙镇政府等七个单位的11个人组成的布展小组,历经近4个月的努力,完成了3个四合院的布展任务。

    整个纪念园突出了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与新华社内敛、肃穆、谨严的理念相结合;将丰富史料内涵与红色文化旅游相接合;将优美的自然风景与厚重的革命历史相结合;将党性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建筑设计理念。

    60余年来,新华社山东分社生于沂蒙,远播华夏,历经山东总分社、华东总分社,再到山东分社,沐浴枪林弹雨,走过激情岁月,见证了齐鲁儿女的革命风采和辉煌功绩。新华社山东分社纪念园不但是临沭县的红色旅游亮点,也成为整个临沂市红色旅游的新景点,同时也是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红色革命教育、历史纪念教育的红色基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linyidazhong)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