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乡村振兴路上的“棚二代”

2021-03-10 17:07:3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上官宇鹏
play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鹏 通讯员 上官宇鹏 临沂报道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打在屏幕上......”3月1日,平邑县卞桥镇杨庄村义强合作社大棚里,24岁的唐永盛正和父亲唐义强通过快手直播给全国各地的棚农进行公益惠农科普。

  由于直播干货满满,粉丝量水涨船高,12万粉丝中不乏许多科班出身、刚刚触“棚”的创业大学生群体,甚至有些粉丝不远千里到这里“取经”。“现在直播多的时候有5多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有时从早上直播到下午,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是能把好的种植技术教给全国各地的‘棚’友,感觉很有成就感。”唐永盛笑着说。

  一直憧憬着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的唐永盛,怎么也不会想到会选择再走父辈的路。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唐永盛和大多数小伙伴一样,都希望通过努力走出大山,去过城里人的生活,这也是父辈儿时的愿望......

  “当年父亲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乡种棚,从一个人一个育苗棚干起,到带动2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现在不管是种植环境还是扶持政策都非常好,父亲就是我的榜样,只要下得了功夫吃得了苦,在农村一样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就这样,在父亲的支持下,唐永盛毅然决定扎根农村做个种“棚”人。“很多朋友都说我家里条件已经好了,在城里买房找份工作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何必再回去讨这份苦,但我觉得“职业农民”本身就是一份很崇高的职业,只要有激情、敢挑战、善创新,就一定能在农业上有所作为。”回到村里后,唐永盛从零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种棚技术,从大棚规划设计到品种选择、从育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不到两年时间,唐永盛就从种棚“小白”成长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种棚“土专家”。

  在钻研种植技术的同时,年轻的唐永盛也将互联网引入到田间地头,快手直播、线上教学、微信下单、物流发货.....传统农业与新业态的有效融合,不仅让成熟的大棚种植技术随着网端惠及更多种植户,也让唐永盛的创业思路和发展平台越发宽广。在直播过程中,唐永盛发现很多粉丝对高质量的农资产品有较大需求,直播“带货”的念头油然而生。“我们把多种不同品牌的农资产品在自家棚里试用,再选出质量最好的推荐给粉丝,后来粉丝干脆直接从我们这拿货,因为我们不图啥利润,所以算上运费都要比他们自己去市场买便宜。”网络直播,不仅给他带来了“授人以渔”的愉悦,也让他的农资产品意外地成了圈内“爆款”,棚膜、种子、肥料、授粉药、喷雾器甚至是胶带,只要直播大棚里用的,都成了抢手货,一些产品甚至远销俄罗斯。2020年,仅棚膜一项就销售200多吨,收入30余万元。“现在,我和父亲的手机每天都响个不停,大部分都是咨询和采购的客户朋友。”叮叮当当的微信收款通知,给这个95后“棚二代”带来的不仅仅是日夜劳作、地里刨金的甘甜,还有对农村发展、农业振兴的坚定和憧憬。

  2019年以来,在当地政府和省派第一书记的帮扶下,杨庄村大刀阔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绿化、弱电下地、钻孔打井.......困扰杨庄村多年的缺水、断电、路难走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唐永盛于是依托自家专业合作社,与周边的电商龙头合作办起了农村电商,给自己的大棚菜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现在,合作社每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2020年,又承包了两个长400米宽25米的琴弦式日光温室大棚,搞规模化种植。“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能超过200万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俺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越有信心、越读越有劲头,这就是俺们农村青年大有作为的时代。”唐永盛话语间透着坚定。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