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桥镇:深入实施“三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2018-04-11 10:16:00 来源: 山东平邑 作者:
play
" />

  一、以自治为基础,激发农村活力。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等德高望重者,搭建“二老一新”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确保基层矛盾调处更迅速、更有效。目前,卞桥镇43个自然村共选配185名“二老一新”成员,累计化解各类矛盾310余次。二是通过引导村居制定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新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推动村民有序参与农村发展事务,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目前,全镇43个村级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全部修订完毕,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新遵循。三是推行村务重大事项“党员+群众”双评议机制,强力推进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作用,党员会通过的,还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极大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活力。

  二、以法治为核心,促进农村稳定。一是以法治化手段提升村民安全感。卞桥镇以“雪亮工程”为基础,强力推进平安卞桥建设,各村居实现治安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实现村居全覆盖,各村居配备专职治安网格员,各村综治平台实现了24小时值班值守。全面加强村级安全防范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满意度,卞桥派出所与资邱派出所夜间巡逻实现常态化、无缝隙,警村联动体系逐步健全,发案数量逐年减少,案件破案率不断提升,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村民生产安心、生活方心。二是用法治思维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卞桥镇党委政府把走好矛盾调处“最初一公里”作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抓手,覆盖全镇43个自然村的农村矛盾调解室成为协调处理村民矛盾的重要依托,进一步健全镇级班子成员接访和包案化解机制,信访案件从接访、登记、处理、回复实现全程跟踪督导和责任督办,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卞桥镇通过开展20余场常态化的“法律进课堂”、“农村讲堂说法”、“法律进村居”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法治途径解决问题、法治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逐步成为群众的共识,逐步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逐步显现。

  三、以德治为抓手,树立文明乡风。卞桥镇党委政府把乡村文明建设以及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对村居群众的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潜移默化改变群众传统过时旧习俗,树立文明、和谐新理念,进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创建工作“高地”建设,增强群众价值认同。通过“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系列评选活动,不断提升“四德”评选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四德榜”评选知晓率达到100%;打造“道德模范大讲堂”、“村村讲”等品牌活动,在机关、村居、企业中推选一批典型模范,推动价值观念入耳、入心、入脑。目前,受省、市、县表彰的道德模范7名,全镇评选各类先进典型39名,“四德”模范1156人,善行义举“四德榜”实现机关、村居、企业、学校全覆盖。全方位打好舆论“宣传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头并进”,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双管齐下”,多角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宣传。目前,在各媒体刊播消息、新闻等稿件50余条,采取道德讲堂、乡村大舞台等形式开展各种系列活动20余场次,“激励一批、引领一片”效果明显。二是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全镇43个自然村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6批次300多名红白理事会成员接受系统培训,全镇开启“持证上岗”新模式;农村公墓改革稳步推进,首个占地35亩的现代化公墓开工建设;同时,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深入开展“大手牵小手 移风易俗一起走”活动,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到品德教育课程中,用教育重塑道德观念,用小手推动家庭转变,效果良好,全镇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显著。三是广泛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全镇志愿服务组织增加到6支,农村志愿服务队26支,辖区规模以上企业结对帮扶率达到96%,志愿服务实现常态运作。一是聚焦农村“三留守”,组织百名志愿者与全镇89名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结对,在生活、心理、医疗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二是助力文化“三下乡”,组织全镇11支广场舞队,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举办“移风易俗广场舞大赛”“孝善养老文艺汇演”等活动10余场,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治理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