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厚养薄葬”蔚然成风

2017-01-09 11:52:00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刘福伟
play
" />

  本报讯 (记者 刘福伟 通讯员 杨梦之 王金贵)没有吹鼓手,使用小音响,不坐流水席,一人一碗大锅菜,鞠躬代替磕头,骨灰盒代替大棺材……这是河东区汤河镇大坊坞村修改完善丧事简办标准后,丧事简办的第一户,一切从简赢得了群众认可。目前,该区红白理事会主办丧事占到90%以上,每件丧事费用节省8000元至2万元不等。孝顺的居民提早把这笔钱用在改善老人生活上,以前讲求排场的如今也意识到“丧事请喇叭,不如活着给钱花”,“攀比”起了孝顺,“厚养薄葬”已蔚然成风。

  移山易,移俗难。过去,攀比婚丧嫁娶的场面在群众中已成为一股风气。为刹住这种攀比风,近几年,河东区很多村自发召开民主会等商讨对策,尝试通过制定标准引导群众红白事从简办理,但力量单一,收效甚微。2016年以来,该区建立了由区文明办等20余个部门单位组成的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方案,协作配合,形成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整体合力。各镇街指导村居社区召开民主议事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建立红白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事办事标准。“按照我们新修订的丧事简办标准,办一次白事能节省2万多元,群众都很认可。”大坊坞村党支部书记葛福宽说。

  在此基础上,该区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与全区各镇街、村居党员签订移风易俗带头执行承诺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动殡葬改革中的带头作用。在乡村文明行动中,该区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文明节俭、群众满意”的原则,瞄准“红白事大操大办”这一问题,弘扬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帮助群众既算清“里子账”,又算“面子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作用,积极推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全区上下形成健康和谐的良好风尚。“为了鼓励村民实行丧事简办,我们村制定了奖励政策,从简办理丧事的,给予适当资金奖励补助。”邢湖村党支部书记邢茂选说,“下一步,村里将出资购置音响和简易棚,固定白事办事场所,完善配套设施。”

  推行薄葬的同时,该区还着力推进厚养,创新推出孝心养老基金等多种厚养模式,把群众的关注点从大操大办转移到孝老爱亲上。该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设立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子女养老的主体作用,原则上每位70岁以上老人的子女每月赡养资金(孝心资金)不低于100元,一年不低于1200元。同时,设立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动员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广泛募集爱心资金等。厚养薄葬也赢得了老人们的一致认可。“过去看别人大办咱小办,怕让人家笑话寒酸,现在看还是厚养实惠。”一位思想“转过弯来”的群众告诉记者,“把办丧事吹喇叭浪费的钱用到养老上,才是真正的孝顺,早该倡导。”“家有一老,赛过一宝。陪公公婆婆聊聊天,听听老人们的生活智慧,既能学到很多东西,又给孩子做了榜样。”汤河镇大南庄村最美农家模范村民张燕说。在推进文明村镇、美在农家、星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中,该区把厚养(孝老爱亲)薄葬(勤俭节约)作为评选的重要评价标准。同时,该区“厚养薄葬”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推行孝善养老,通过签订赡养协议带动贫困户脱贫,让文明乡风吹进千家万户,营造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浓厚社会氛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