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角上谱华章——市派河东区梅家埠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纪实

2021-04-07 15:19:3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梁作金
play

  醋庄前村的葡萄、王贺城的桑蚕、彭古和南庄子的温室大棚蔬菜……市派河东区梅家埠乡村振兴服务队自入驻以来,在好运角的土地上大显身手,营造起乡村振兴“诗和远方”的栖息家园。

  山东好运角是临沂市重点培育的十大田园综合体之一,占地30余平方公里,涉及醋庄前村、王贺城、彭古、南庄子村、建设村等23个村居,规划除展示中国现代农业外,还包含法国浪漫风情园、以色列节水农业园、荷兰精品农业园、德国精准农业园等特色功能区,旨在打造都市近郊型农文旅产学研基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围绕着好运角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市派河东区梅家埠乡村振兴服务队对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目标任务,将“五抓五促”落到了实处。

  产业是强村富民的基础。服务队立足片区的实际,依托“醋庄葡萄”国家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他们统筹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万元,建设300亩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更新了阳光玫瑰鲜食葡萄品种,建设了高效农业大棚,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同时,深入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建设,以点带面,不断将特色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到精品管理;并着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开发“醋庄葡萄+旅游”产品组合,举办以“吃醋庄葡萄,品舌尖上的风味”为主题的醋庄葡萄网络文化节,以葡萄为媒,搭建平台,推进葡萄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擦亮“醋庄葡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名片。

  利用水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在彭古村、南庄子村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产业,种植绿色蔬菜1600亩,实现了农贸市场拉动、合作社推动、农户联动的发展新格局。在王贺城村原有桑蚕产业基础上,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为重点,突出抓蚕品质量,使蚕丝年产量达到8万斤,连同桑叶茶、蚕丝被等深加工项目,产值达到200多万元,推动了产业由增产向提质增效的转变。

  另外,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服务队打井105眼,铺设管道62215米,修建排水渠27330米,安装变压器21台,架设电缆10.857千米,硬化生产路路面16945米,建设370亩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为打造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服务队从抓技能提升入手,协调相关部门注册成立了葡萄研究院,与市农科院合作,由市农科院派院长和专家团队,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育、技术培训等方面为“醋庄葡萄”产业提供长期智力支持。同时也注重培养本土人才,激活发展动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先后5次赴上海、青岛及部分县区学习葡萄、蔬菜、桑蚕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运营经验;先后20余次邀请省、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的专家开展农业科技讲座,培训人员达1000多人次;聘请葡萄种植专家到醋庄前村担任技术顾问,开展“传、帮、带”活动;先后组织服务片区100人次参与临沂市农村青年双创带头人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河东区电子商务实训等,累计培养致富能手和土状元40多名。通过不断提升农户种养技术水平,持续激发乡土人才的内生动力,使人才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服务队以改善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协调区住建部门投资720万元进行户户通改造,硬化面积8万多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投入400多万元为1100多户群众免费安装了清洁能源取暖炉,解决群众冬季取暖问题;投入120万元完成旱厕改造1500余户;协调水利部门投入资金300万元改造自来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同时,因地制宜、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比如争取100万元美丽乡村资金,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补植大型绿化苗木800株,手绘美丽乡村文化墙2000多平方米,在葡萄种植示范园安装防护栏1600米,帮助帮扶村成功创建临沂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另外,指导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累计整治村内道路60余条,拆除露头丑50多处,修剪绿化带1800多米,利用机械清理垃圾90多车,清淤改造排水渠400多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宜居的环境还要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做保障。他们从整合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入手,由派出单位临沂市中医医院出资25万元,将醋庄前村和彭古庄村幸福院改造成了标准化卫生室,市中医医院定期派专家到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坐诊,来打造医养结合式的幸福院,有效提升了村卫生站服务能力水平。他们联系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先后3次开展大型健康义诊活动,并捐赠了价值14万余元的药品,累计诊疗患者近600人,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以文化来塑形铸魂。服务队首先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和谐家庭”等评比表彰活动,先后2次对评选的先进代表进行表彰,并深入挖掘了杨学英孝老爱亲的典型案例,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北京头条、学习强国APP、临沂电视台、临沂日报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杨学英也先后被评为“临沂好人”和“山东好人”、第十届河东区十大道德模范等。通过典型宣扬,对服务片区乡风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

  其次是在2020年春节前夕,组织举办了五村联合春晚,节目由农民自编自演,吸引了500余名群众到场观看,繁荣了农村文体活动。同时还协调区文化体旅游育部门先后到服务片区送戏8场,送图书800余套,赠送价值10万元的广场健身器械。

  再就是充分发挥街道文化站的辐射引领作用。他们提高了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广场的使用率,创新了全民健身、农村广场舞等活动载体,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起了家风正、民风淳、乡风美的和谐氛围。

  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在健全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议政日”制度,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拓展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的同时,对基层阵地为民服务效能进行全面提升:争取村级办公场所建设资金400万元,对王贺城村、南庄子村、建设村办公场所进行改造,新建办公场所4处;为服务村添置价值5万的办公桌椅、电脑、书橱等办公物品;为5个村设计制作了村名、路名标识牌等。

  在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他们先后6次为五个村的党员上党课,4次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赴蒙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时代楷模赵志全纪念馆等地开展党性教育,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素养,打造起了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创造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还着力加强后备人才的建设,累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6名,发展党员8名,培养后备干部9名。

  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他们成立了5个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按照“六个统一”的模式经营土地,使服务村集体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外,还创新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工作,指导成立了共产党员先锋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好媳妇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吸引党员作为骨干力量全部加入志愿服务队,并从村干部、退役军人、网格员、后备人才、“好婆婆、好媳妇”等群体中积极宣传发动招募志愿者,使每个村的志愿者人数均达到30人以上,以帮助生活困难老人打扫卫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事项代办、扶贫济困等方式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到20余次。服务队队员协调派出单位出资用于春节、七一、八一等节日困难党员、群众的走访,累计达到120多人次。

  通过两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市派河东区梅家埠乡村振兴服务队助力富美好运角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沂蒙高地河东榜样树立了旗帜。(梁作金)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