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河东:充分利用机井、坑塘、水渠等现有水源抗旱保苗

2024-06-14 08:51:3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王巧 朱长香 石振海 钟继平 李娇男
play

  大众网记者 王巧 朱长香 通讯员 石振海 钟继平 李娇男 临沂报道

  “三夏”以来,河东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给夏种带来挑战。为减轻旱情,保障灌溉用水,把当前农作物的损失降到最低,临沂市河东区高度重视、不等不靠,充分利用灌区、机井、坑塘、水渠等现有水源,主动采取各项措施,全力抓好抗旱保苗等各项工作,确保农作物“解渴”,幼苗出齐。

  河东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现在,正值玉米出苗期,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在郑旺镇大尤家村的玉米种植地里,受干旱的影响,农户种下的玉米种子发芽率低。为满足全镇抗旱保苗用水需求,各村筹集资金采购水泵、管网、电线等物资,组织群众和种植大户利用水利设施抗旱浇地。随着抽水机的轰鸣声,田垄逐渐被水覆盖,清冽的水慢慢流向土地,原本干涸、开裂的农田被重新滋润。

  “我们村提前把河里的机灌站进行检修和保养,把地里的沟渠全部用机械清理了一遍,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用水,把水在旱情最厉害的时候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郑旺镇大尤家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彭成说。

  据记者了解,5月份,河东区水利工程保障中心已完成葛沟灌区、石拉渊灌区主要渠道的清淤、闸坝维修等工作,为引水抗旱做好了准备。6月以来,中心充分利用现有拦河坝蓄水,目前,葛沟灌区范围内的汤头、太平、八湖等镇街均已陆续放水抗旱,引水流量4—6m³/s,石拉渊灌区范围内的八湖、郑旺、汤河镇引水流量3—4m³/s。

  “石拉渊拦河闸蓄水150万m³,沿线麦收结束以后,我们就进行全线开闸放水,积极应对当前的旱情,采取先急后缓、先远后近、先直灌后轮灌的措施供水灌溉,现在每天供水量大约在4.8万m³,全力保障群众夏种用水。”河东区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西银说。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山东省高温少雨天气仍将持续。因此,河东区将继续努力做好抗旱减灾工作,采取因村施策、因地块落实措施的方式,充分利用机井、坑塘、水渠等现有水源,加强田间管理,动员农户全力开展自救,同时坚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减少群众损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长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