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绿色+特色”支撑新型城镇化

2016-09-01 15:5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今年以来,莒南县大力实施“12345”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抢抓被列入临沂市“核心圈层”的重大机遇,明晰定位,提升标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两城同建”和城乡统筹发展,呈现出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城乡互动、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着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

  充分发挥规划的科学引领和宏观调控作用,编制完成了《莒南县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快编制城中村改造、工业区综合整治、市政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和天佛风景名胜区、东部涵养区、南部物流园区、临海新城等片区规划。同时,把县城、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去谋划布局,努力构建“三级联动”的城镇化体系。一是抓好县城优化提升。把县城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龙头核心,全力实施老城提升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加快实施10大片区和5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1万人,全面形成了“两核、三轴、四区、一带”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先后新建、修补城区道路面积11.8万多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20多万株,安装路灯500余基,铺设天然气管道30余公里、供水管网20多公里。城区用水、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8.07%,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8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06%,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21%,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二是抓好小城镇梯次特色发展。把小城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坚持特色发展、梯次推进,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绿化亮化、污水垃圾以及“四供两排”等市政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小城镇累计完成投资3亿多元,其中示范镇完成投资1亿多元,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形成了示范镇优先发展、重点镇加快发展、一般镇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15万人。三是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把农村新型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新增1个社区,全县农村新型社区达到54个,2万多人入住,成为推动县域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不断完善社区“五项、六化”和学校、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先后打造精品社区达到20多个。清华苑社区、花园社区被评为“全省农村新型示范社区”。

  二、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着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

  莒南县始终把城镇化的落脚点放在“人”上,今年以来对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更是达到了90.2%,增长11.1%。一是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深入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0套、棚户区改造3005户,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规划建设项目学校35处。融资5.83亿元,推动建设工程11处,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新规划幼儿园72处,并启动了18处。三是全面改善基本医疗养老条件。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申报农村幸福院13处,增加养老床位2000张,全县投入使用幸福院达97处。四是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改造村居文化大院30个、农家书屋20家,建设乡村大舞台10个,完成社区“五个一”文化社区配套建设13个,举办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12次,农村广播“村村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五是持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和开发利用,搭建起了服务、管理、执法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及时有效解决民生热点问题。

  三、坚持产城融合、互促发展,着力增强城镇化内生动力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莒南县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促进产业向城镇集聚、向园区集中。今年以来,以全市“三引一促”工作为契机,坚持“三化同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一是以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把“一区四园”作为转型发展的大平台,引导产业聚集,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与城镇建设的有机衔接。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2.6亿元。二是以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7家;新认证“三品一标”8个,总数达138个;新增农民合作社99家,总数达1586家;新注册家庭农场40家,总数达到194家。三是以现代服务业引领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旅游业在促进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为重点,深度挖掘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积极开发城郊游、乡村游,构建“全域旅游、全景莒南”旅游格局,推动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21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2.3%和7.6%。

  四、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加快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抓好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一是着重抓好生态水系治理。今年新投资4亿元,实施完成了鸡龙河下游生态修复工程、龙王河湿地二期工程、城市水系荷花栽植工程等,全县城市湿地面积达到230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贯穿县域东西的百里生态水系长廊,形成了“三面湿地一面城”的独特生态景观。二是突出抓好卧佛云游小镇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依托卧佛寺公园提升改造,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精心打造卧佛云游小镇。今年已投资2亿元,对公园西南片区进行了改造,实施完成了善缘广场、普渡桥、水瓶坝等十大工程,有力地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已成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怡然自乐、休闲娱乐、合家欢乐的好去处。三是从严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6个100%和1个摄像头的要求,对81个项目进行节能审查,督促10家工业污染治理再提高企业开展治理,为全县234家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城区71户烧烤摊点全部安装无烟烧烤炉具,黄标车淘汰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县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四是扎实抓好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河流、路域环境进行集中清理,实现由突击整治向长效保持转变。不断完善环卫设施配套,加快推进投资2.4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全县垃圾清运机械设备达到120余台,配备垃圾桶3.7万余个。不断提高环卫一体化工作水平,“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体系逐步完善。五是全力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以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硬化+改厕”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家园。今年以来,新完成835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2000多名贫困群众改善了住房环境。完成改厕46312户,硬化道路面积182.64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全年任务量的84.74%和61.79%。扎实推进一批美丽乡村典型村、亮点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洙边村、龙窝村入选第三批省级宜居村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