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商务局派驻板泉镇大白常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2018-03-31 10:3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许倩
play
" />

  不要人夸好颜色

  直到市派第一书记考核结束,我都没有想好如何写这篇稿子,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去描述临沂市商务局派驻大白常村的张秀胜和刘洋这两位第一书记,看着手边收集的素材,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也许是因为尊敬之心越盛,越不敢随意动笔,他们为村里所做的一切我不能至,惟愿仰止行止。

  1、零差评的第一书记让人欲窥究竟

  2017年8月份,我初来板泉工作就听身边同事说起大白常村有两位第一书记,扶贫工作做的非常好,为人又谦虚低调,大家普遍对其评价很高。镇里开大会,每次都会在主席台的正中间为第一书记留好位置。好奇心让我欲窥一二:这两位第一书记究竟为村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能得到大家如此赞誉?第一书记又是怎样的人,能得到大家如此的尊敬?

  sdfd

  工作原因我又多次来到大白常村,听说第一书记一直吃住在村,我在村办公室碰到他们的机会却少之又少,两位书记要么在村里走访,要么在搞扶贫建设,要么在兴建广场。有一次终于在办公室碰见了,坐了一会,张秀胜书记说还要去村里走访,我便申请跟随。

  记得当时正是八月份的上午,日头正大,张书记带着我挨家挨户敲门走访,村民们看见第一书记来走访,态度都非常热情,赶快拿板凳端水招呼,张书记和村民聊家常一样询问户主家庭情况,语气言语竟是隔壁邻居来串门一样的朴实。我当时在想:这么接地气的话我怎么就说不出来?走了几条巷子又绕回到了村委门口,张书记看见我热的满脸通红,就让我赶快回去休息。当时的我确实已经觉得快要中暑,便返回办公室,张书记几过村委门口而不入,继续走访。

  sdfd

  2017年9月份,临沂市推出了最美扶贫干部投票活动,我们都在里面找张书记和刘书记,想要给他们投票,但是翻到底也没找到。原来参与投票是需要自己上交材料,第一书记没有提交,说把这个荣誉留给别人。后来我希望第一书记能够提供一些他们的图片和资料用于宣传,张书记说不用宣传,最终也没有发给我图片,我只能辗转他人,搜寻了一些。

  见微知著,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显露了第一书记的豁达心胸与淡薄名利。“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想正是如此,他们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才能成为零差评的第一书记。

  2、争分夺秒,他们将两年时间利用发挥到极致

  大白常村位于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驻地西北部4公里处,共有村民986户,2916人,为板泉镇第二大村。2016年全村有贫困户112户,贫困人口161人,是全镇1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sdfd

  第一书记张秀胜和刘洋于2016年3月驻村工作,进村以后便吃住在村,深入村庄充分调研。大白常村曾是全县闻名的传统生猪养殖大村,全村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养殖业和种植业,但多数养殖户都存在养殖不规范、违法排污等问题,对该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以传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传统养殖户面临着改行。

  sdfd

  基于大白常村实际发展状况,两位第一书记积极抓住了国家环保督查有利时机,对村内禁养区内养殖户进行清理,村内养殖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他们因地制宜,利用大白常村水资源丰富和土质肥沃的自身优势,打造现代农业大棚;利用村庄闲置屋顶面积建设光伏发电;利用草柳编手工加工的传统,建设了富民大院。这些扎根实际的项目,带动了村民致富,也为村民找到了一条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道路。

  sdfd

  大棚的建设,让村民深切感受到了生产力革新带来的收益,15个现代农业大棚的统一对外承包,每年可带来租金收入10万元,用于大白常村未脱贫的村民,每户每年可得分红800余元,剩余资金供村集体支配,用于村级工作和公益事业。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与好处,对于转变村民发展观念、推动大白常村农业转型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sdfd

  为了方便群众,两位书记在老村委的基础上,改造建设了沿街便民服务楼,将原来的村委大院升级改造成幸福院。新的便民服务大楼,涵盖了卫生室、电商服务中心、党员电教中心等相关职能。电商服务中心建立好之后,对接邮政等部门,依托邮乐购、买卖惠等平台,涵盖了快递服务、网上销售、代收缴等多项业务,实现大白常村特色产品网上销售,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sdfd

  第一书记又利用便民服务大楼闲置的700余平方米的屋顶面积,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这个光伏项目电站设计寿命25到30年,年均可发电8万度,可实现年创收7万元左右,这样一来便大大增加了大白常村的集体收入。

  村民们说,第一书记为村民做的好事太多,都数不清了。他们扛着铁锨和村民一起修路、修排水渠,规划改造提升村内历史文化景点王璟御封林,扩建广场建设乡村大戏台,修建漫水桥、拦水坝等等。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两位第一书记以村为家,争分夺秒,尽自己最大努力,将时间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

  3、金书记,银书记,不如俺们村来了两个好书记

  为了采集扶贫信息,2017年11月初我走访了大白常村一百余户村民,每到一户我都会随口问一句对第一书记的印象,令我吃惊的是,只要一提第一书记,大家都有话要说。

  83岁的贫困户老大娘苏贞,两年前因患脉管炎切除了脚趾,在家卧床一年多,无法行动,丈夫王言顺患有听力障碍,老两口生计艰难。第一书记张秀胜和刘洋走访后了解了情况,争取了村里的轮椅送到苏大娘家里,让康复期的苏大娘出门有了依靠。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苏大娘慢慢康复了,老两口平时也能够做一些富民大院的柳编手工来增加收入,再加上贫困户的政策帮扶,苏大娘一家在2017年脱了贫。苏大娘提起第一书记满怀感激之情,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刻,第一书记给她们家送来了帮助与温暖。

  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我遇到了王洛奎大爷,便问道:“大爷,认识咱村第一书记吗?”大爷笑着说:“这咋能不认识呢,去年村里修路搞建设,我还和他们一起挖过沟呢!”第一书记驻村以后便对村内6条南北巷和6条东西主巷全部进行了打通、硬化,实现了村内“六纵六横”硬化道路格局,解决了村民一直存在的出行难问题。

  大白常村的前村支书王言堂一向声如洪钟、雷厉风行,提起第一书记来却满怀深情:“亲自去挖沟的书记能有几个?我们大白常村就来了两个这样的好书记。前年夏天村里搞户户通硬化,去年夏天村里搞街道硬化,两位第一书记亲自扛着锨头和我们一起干,也不戴帽子,晒得黢黑,当时很多村民不认识第一书记,就问哪里来的这么能干的小伙子?两个书记住在村里需要自己做饭,为了方便经常炒豆芽吃,来不及做饭便就着煎饼吃咸菜,再加上一瓶辣椒酱,就解决了一顿。”我向第一书记求证,刘洋书记不好意思地说:“煎饼卷咸菜辣椒酱,多好吃啊!”

  村民王大哥有一个10岁的儿子,在本应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年龄却不幸得了血友病。王大哥打开家里的冰箱,我看到里面贮存的全是药品,王大哥压抑着悲痛说:“孩子每天都要打针,一支药一千多块钱,一星期的药钱就要六千多。刚开始还去诊所,后来就自己学会了给孩子打。”第一书记张秀胜和刘洋走访后了解了情况,将王大哥家列为了重点贫困户,除去大病医疗保险报销的国家政策,村里对王大哥进行了大棚项目扶贫,这样一年下来一个人有八百多块钱的收入,王大哥全家四口人,一年有三千多元的补贴,另外村里又给了他们家华阳混凝土有限公司的资金帮扶。

  这个资金是第一书记利用金融扶贫方式,通过富民生产贷,由莒南华阳混凝土有限公司为30户贫困户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帮助增收。在疾病面前,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村委和第一书记为他们拿出了最大的温暖与善良,来帮助这些因病致贫的不幸家庭。

  村里的老党员王大爷说:“我叫王言贯,贯彻十九大的贯。两位第一书记谁不认识,为人热情,服务周到,为村里搞建设,服务态度一流!每个月党员固定学习日我们也会跟着第一书记一起学习党的最新政策。”

  早已经退休的老支部书记王玉玺,从1971年到2005年一直在大白常村两委工作,在长达三十五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一个村庄跨世纪的兴衰荣辱。老书记称第一书记为“毛主席时代的干部”,因为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他对毛主席有着深深的敬意,这种称赞已经是他心目中的最高褒奖了。

  老书记说这是他工作以来经历的第三次如此优秀的“蹲点干部”,第一次是60年代板泉老公社党委副书记王彦德,时任白常包村干部、生产队长,当时的白常村一直被评为先进集体;第二次是70年代蹲点书记王战贺,踏实能干,生活朴素;第三次便是现在的两位第一书记,为人低调,扎根村庄实际,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无论是群众还是党员,一提起两位第一书记都竖起拇指,纷纷称赞说:“金书记,银书记,不如俺们村来了两个好书记!”2018年3月份,两位第一书记任期已满,村民们用最真挚朴素的情感为第一书记做了几首打油诗,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与不舍之情。

  猴年三月接令状,脱贫攻坚在白常,

  入村走访深了解,制定两年发展框,

  五抓五促为核心,四联八建为指导,

  第一书记责任重,力争两年打胜仗。

  2

  强班子、建队伍,齐抓共管事业忙;

  跑部门、争资金,百万红利记村帐;

  通路巷、整汪塘,群众心里喜洋洋;

  修石渠、改危房,为民解忧记心上;

  建大棚、盖沿街,安上光伏更漂亮;

  扩广场、建学校,百年大计育栋梁;

  御封林、建展厅,王公之茔新模样;

  电商点、富民院,不出家门收入涨;

  发基金,扩保险,晚年生活有保障。

  3

  集体增收户脱贫,乡容村貌换新装,

  领导同事支持多,群众称赞不敢当,

  眼看任期即将到,快马加鞭任务光,

  只恨两年时间短,真情永系大白常。

  sdfd

  板泉镇大白常村王璟御封林

  大白常村内有明朝左都御史王璟的祖茔和王璟的衣冠冢。王璟,字廷采,号东皋,莒南县板泉镇大白常村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进太子太保。明朝严嵩专权,王璟辞官回到故里。

  其人端厚沉静,爱民如子,当他在任河南登村县令离任时,百姓"候送于道者数里不绝";其人以廉谨自守,根据记载,御封林迁到白常村已经是第三次迁移,在1952年的第一次迁林中,迁林的人进入墓穴时只穿裤衩以示清白,但却发现墓穴内只有王璟和夫人骨架以及印章与耳坠等随身之物,没有任何陪葬品,清廉可鉴。

  第一书记到来后,对王璟御封林进行了改造提升,更换了新大门,建设仿古式建筑两间,并对林内布局进行调整和重新规划设计。现在的御封林内,祠堂肃穆,绿柏森森,纹路斑驳的石雕人像刻画着岁月的痕迹。王璟的碑文上有这样一句话:“神宇奕奕,风纪琅琅。惟公之材,克堪庙廊。不谄不渎,节操弥彰。”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第一书记,也未尝不可吧。

  只留清气满乾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