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沭县扶贫工作连续两年被《新闻联播》报道

2017-11-07 09:49:00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李宝荣
play
" />

  “当时培训学习结束后,我曾担心买不起设备,是县扶贫办帮我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车间很快建了起来。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不但实现了脱贫致富,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近日,在临沂市临沭县玉山镇陈林村,贫困残疾人刘晓华对记者说。

  临沭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找准穷根,精准施策,让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经验做法,连续两年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今年7月14日的《新闻联播》详细介绍了临沭县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强化技能培训,让掌握一技之长的贫困户通过创业、就业走出贫困的经验做法。其中,贫困残疾人刘晓华因为开办了村里的第一个服装加工厂成为脱贫典型被重点报道。

  两年前,刘晓华因为肢体残疾、父母病重,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让像刘晓华这样缺资金、无技能的贫困户尽早脱贫,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开发服装加工、大棚种植和畜牧养殖等产业项目,组织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刘晓华在县里的脱贫培训班学习了3个月服装裁剪技术后,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在村里建起了服装加工车间,争取到了当地服装厂的加工订单,并从临近村招聘了20多个贫困户当工人,服装加工车间的生意慢慢红火起来。刘晓华不但实现了自身创业脱贫,还带动了周边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

  像刘晓华这样因掌握一技之长而实现脱贫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郑山街道高埠前村贫困残疾人王宝卫,患有先天性肢体一级残疾,后来又因为家庭变故导致收入微薄,生活无保障,在2014年建档立卡时被村里列为贫困户。

  2016年,临沭县开展脱贫攻坚活动,郑山街道扶贫办鼓励王宝卫报名参加网店培训,还帮助他成功申请到“富民农户贷”10万元。王宝卫利用这10万元资金,依托当地的手机配件实体店,接连开了3家淘宝网店,主要销售手机零配件。网店月销售额达1万余元,利润率可达30%左右,王宝卫实现了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以来,临沭县在实行产业带动、收益分红、孝善养老、医疗救助、政策兜底等多措并举的同时,始终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鼓励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种养加产业、居家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不断加强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抓好“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基地”建设,加快实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增强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先后投入27.2万元,建成培训基地10个,编制培训教材9本;建成贫困村农家书屋10个,配送农家书箱100个。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入培训资金1800多万元,帮助3万多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或创业脱贫,返贫率仅为0.26%。

  为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避免出现贫困户短期收入增加、长期却无法维持增收的现象,该县还深化教育扶贫行动,加快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贫困学生资助、职业技能培训等专项行动,不断改善农村教育条件,让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切实让每一个孩子都掌握一技之长。截至目前,该县完成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改薄项目21个、标准化幼儿园建设项目5个,正在改造项目20个;发放资助金1262.01万元,累计资助12083名困难学生;将279名困难大学生纳入助学行动,为66名贫困学生提供职业教育补助。

  “脱贫最终还是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工作中,我们把扶贫和扶智紧密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筑牢扶贫的根基。”临沭县委书记刘飞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如是总结。

  临沂日报记者 李宝荣 通讯员 梁凤华 朱孔正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