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63条小流域华丽变身“绿富美”

2017-04-06 09:31:00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曹鹏飞 付然锋
play
" />

  □本报记者 曹鹏飞 付然锋

  通讯员 张圣虎 王后余

  多年来,蒙阴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理念,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累计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6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6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67.7%,过去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天的“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田园变绿了

  “在1982年调查测算时,流失面积达123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6.7%。那时候,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土地瘠薄,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蒙阴县水保局局长公方等介绍。

  近年来,蒙阴县将“全面放大生态优势”作为县域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底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水保兴县战略,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水保统一规划、部门多方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发动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统筹推进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培植富民产业。发动群众大规模整地改土、治理荒山,山顶营造水保林,山腰发展经果林,山沟地坎栽植丰产林,河流两岸、道路两侧建设绿色通道,全县年均造林5万亩,累计营造公益林43万亩、丰产林20万亩,形成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水土保持生态格局,森林覆盖率由1982年调查测算的21.5%提高到目前的59.8%,全县9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75%的荒山得到开发绿化,70%的面积覆盖林木,蒙阴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百姓变富了

  蒙阴县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找准流域治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旅则旅的原则,以小流域治理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了一抓多促,小流域治理的溢出效应不断拉长。

  该县一方面把小流域治理与发展林果业相结合,利用流域治理成果,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发展蜜桃、苹果等林果种植,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建设精品园区,把林果业培育成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果品12亿公斤,果农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同时,依托流域治理生成的丰富饲草资源,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长毛兔、蒙山羊等特色养殖和“畜—沼—果”循环农业,既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又为果树提供了有机肥料,提高了果品品质,成为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有益探索。全县畜禽存栏 1000万头(只),其中长毛兔饲养量达到600万只,农民年人均牧业收入达2000元。另一方面,把小流域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把流域作为景点来打造,发挥百万亩林果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注册了“蒙山农家乐”等旅游品牌,发展农家乐示范村56个,蒙阴县被命名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和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旅游及相关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

  家园变美了

  “青山绿水是美丽乡村的亮点与看点,小流域治理在扮靓山水方面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据公方等介绍,蒙阴县城区居民约15万人,以往苦于周边没有好的休闲去处,业余闲暇大都囿于城里。针对这种情况,蒙阴县决心以周边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打出优化环境组合拳,连续开展城区周边治理项目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有效拓展了城区宜居生存空间,改善了市区人居环境。

  县城北郊傅家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蒙阴按照“政府引导、水保搭台、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方式整体推进治理工作,发挥水保项目资金的引子作用,多方筹资30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5平方公里,造林60公顷,新建景观性蓄水池6座,同时以路为线,以水利工程为点,新修的2.5公里环山路与城北黄土山水库相连接,营造绿化风光带。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昔日荒山披上了绿装,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城市风景线,成为居民生活的后花园。

  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层层梯田,披上了绿意盎然的水保林、硕果累累的经济林,形成了春天大花园、夏天大游园、秋天大果园、冬天大田园的优美自然生态景观,整个蒙阴县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家园,蒙阴更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和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