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突出乡风文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焕发新气象

2018-06-04 12:1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play
" />

  今年以来,临沂蒙阴县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塑魂工程”,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起培育,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文明新气象。

  弘扬优秀乡村文化

  “我们坚持以孝治村,使慈孝文化深入人心。现在人人争当孝德之星,厚养孝道蔚然成风。”常路镇大常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秦立安如是说。

  蒙阴县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农耕文化、孝文化,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融入乡村建设,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保护性开发、合理适度利用农村文化遗产,建设乡村历史、民俗、特色非遗等展示展览馆室,讲好乡村故事、村名故事,留住乡愁记忆。

  “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农民手里有了钱,更加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镇上的乡村文化队伍培训,创作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举办各种演出活动歌颂我们的幸福美好生活。”看着县文化馆的专业辅导老师对岱崮镇“崮之梦艺术团”筹划的情景剧舞台表演进行培训,岱崮镇文化站站长吴寒冰高兴地说。

  乡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弘扬优秀乡村文化,该县不断加大乡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力度,积极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手工技艺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播乡土文明,传承乡村文脉。

  “我这里免费培训推拿按摩技术,这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物理疗法,对身体很有好处,既治病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祖国传统中医学的魅力。”该县“姚家膏药”传承人姚玉建说起推拿培训侃侃而谈。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咱也像城里人一样,没事去广场跳跳舞,把咱农民的精气神跳出来!”一到晚上,云蒙湖生态区东汶村的赵圣荣忙完家务活后,便和几个老姐妹约在一起跳广场舞。

  近年来,蒙阴县从改善群众的文化娱乐条件入手,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持续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文化小广场,80%的村安装有健身器材,50%的行政村有了乡村大舞台,农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工作中,该县坚持重心下移,定期组织民间艺术展演、民间秧歌会、广场舞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提振农民精气神的文艺作品。同时,探索了“县级统筹,乡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送戏到乡村”的服务模式,实现了“扶持剧团、服务群众,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效果。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现在社区有了公墓,一律免费安葬,百年之后还是进公墓好!”大常路社区的杨学礼老人这样说。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该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全部签订《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承诺书》,村村张贴《移风易俗通告》,户户发放《蒙阴县移风易俗七字歌》宣传画、《移风易俗告知书》。积极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健全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组织开展乡风评议,倡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强农村科普宣传和阵地建设,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积极参与“智惠乡村”品牌建设,建设一批县级科普示范基地精品园、县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突出典型带动,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美丽家庭等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新青年建功乡村振兴”行动,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开展五星级示范户创建,建设“美在农家”示范片区,推动农民群众不断提高文明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

  高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