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高都镇:归雁开办小玩具“微车间”,激活镇域“庭院经济”

2024-04-29 11:4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晓涵
play

  近年来,蒙阴县高都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中“人”这一关键要素,多措并举抓实“四雁工程”工作,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打造“微车间”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王晓清和杨勇两夫妻,是高都镇蔡庄村人,1986年出生的他们,2009年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两人毕业后返乡创业,把发展儿童舞蹈小道具加工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就业增收的突破口,精心做好“引路人”“娘家人”,把庭院经济的“微车间”逐步做成农民增收的“大格局”。

  强化产业带动,激发就业热情

  产业带动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王晓清夫妻俩针对村里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增收难的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科学引导。以蔡庄村下车夫峪村为试点,充分发挥下车夫峪村“地处城郊、背靠景区、交通便利”的独特地理优势,深化“村企共建”,把发展儿童舞蹈小道具加工作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将玩具加工定位为辖区创业就业“微车间”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玩具加工“三低两大”——就业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就业自由度大、就业拉动力大的产业特点,通过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把“指尖技能”转化为“指尖经济”,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就业热情。

  创新运作模式,带动就业增收

  夫妻俩做精做细产品研发,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夫妻俩一条龙全程跟进。企业虽小但形成了成熟的产品设计、高效可行的管理技术指导、成熟的市场营销路线平台,同时利用下车夫峪公共服务中心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培训场地,对农户分批次进行技能培训,采取“产品下乡生产、入户制造”的生产模式,把产品加工送到自愿参与项目的农户家里,把“微车间”建到家里,把“生产线”搬到村里。村里利用闲散、老弱劳动力和闲暇时间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免费提供原料、培训、机器,实现统一加工标准、统一销售市场、统一机器管护,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利用空闲时间灵活就业,实行计件工资的方式,不再拘泥于车间与流水线,开展订单生产,实现产销对接。目前已集中培训3期共60多人次,熟手每月收入2000元-3000元不等,辐射带动2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强化引领辐射,激活内生动力

  为做大做强“庭院经济”产业,高都镇制定“四雁工程”培养及帮扶计划,通过送材料入户、农户就地在家分工合作、流水传递工序产品、分段制作最终合成完整成品,在此过程中培养一批有技术的车缝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方面以“能人+农户”“致富带头人+农户”组织方式,依托村级经济联合社通过协调解决用工、引导村企合作、配套基础设施等方式为“能人”发展赋能。另一方面通过培育一支富有生产基础和管理能力的庭院经济“生力军”,为下一步规划建设村集体加工车间,开发民俗文化纪念品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加工业同旅游业结合,实现村集体有收益、能人得发展、群众增加收入目标。

  下一步,高都镇将充分发挥四雁人才优势,利用庭院空间,通过订单生产、服务协作、“公司+农户”“公司+联合社+农户”等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把庭院经济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提升、由产销脱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优化资源促进三产融合富农增收,逐步实现资源充分盘活、劳力优化整合、村庄生态宜居、经济蓬勃发展。(通讯员 张晓涵)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