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港上镇:风情广场美如画 文化惠民再升级

2016-07-11 14:2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乡村风情吐露现代文化生活气息,精神家园,生态画卷,民生乐章......这是郯城县港上镇港上五村文化广场的唯美概况。6月15日,港上五村文化广场开始投入使用,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悄然诞生,全镇文化惠民再次“提档升级”,为推动大美新临沂和郯城之文化篇章镌刻出浓墨重彩一笔。近年来,港上镇不断创新文化惠民理念,通过做好“文化广场+生态元素”这篇大文章全力勾勒惠民、乐民、育民、便民、利民的文化惠民版图。

   文化广场

   搭建文化惠民平台

   港上五村文化广场位于镇驻地南部、五村中心地带,周边道路四通八达,方便周围群众前来健身娱乐,同时也构建起了该村“五分钟文化生活圈”。广场总面积达18余亩,其中,池塘面积8亩,硬化场地8亩,绿化面积2亩,体育器材、篮球架、舞台、灯光、座椅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总投资达150多万元。在资金筹措上,借助“一事一议”项目,以及通过县、镇、村三级财政体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突破自我”,打造文化广场样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突出亮点、浑然天成、便民利民等理念,打磨出多个闪光点。百姓大舞台舞台面积达百余平方,背景设计走动感潮流路线,一位少女手握摇麦激情放歌,将新农村的澎湃活力体现地淋漓尽致,更点燃了广场舞“大妈们”的无限热情。

   除配齐硬件设施以外,文化软件趋于完善,文化载体更加丰富。全镇按照“一村一文化广场、一场一文化队伍、一队一文化带头人”的网格化要求,港上五村培养出一支30余人的文化队伍,包括广场舞和老年太极拳、象棋、戏剧等各种文化队伍,带头人充分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另外,文化广场的建设,也带动了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一些到广场娱乐的群众主动清扫广场、打捞池塘垃圾,以广场为主阵地的“文明约定”正在渐渐形成。自广场竣工以来,每天到这里娱乐散步的群众络绎不绝,更有年轻人以风情广场为背景搞起自拍。每晚六七点时分,广场灯火通明,“万人空巷”,在音乐的伴奏下,妇女们一起跳着广场舞,引来重重围观。老人带着孩子或在健身区玩耍,或在仿古亭乘凉,欢声笑语打破夏夜的静谧。

   生态画卷

   筑起文化惠民屏障

   烟锁池柳,灯垂锦波;燕雀云集,云影徘徊;凭栏远眺,悄然入画......这是港上五村文化广场北侧“月牙湖”的诗意画卷。置身其中,醉人的景色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在文化广场建设理念上,该镇不断寻求突破打破常规,继珩头西村在臭水沟上建起广场之后,在惠民长卷中又留下隽永深刻的一笔。坚持汪塘整治与文化广场建设有机集合,以协同整体推进、借势连片打造建设一处高标准生态型文娱活动空间,推动文化惠民再升级。广场建设前,汪塘面积占地7亩,经过改造后不减反增,扩大到8亩。

      在地理布局上,广场南依葱郁树林,北有池塘环绕,筑起了两道天然绿色屏障。通过“三化”工程,一湾池水被彻底搞活:以集中清淤、垃圾打捞、文明宣传进行净化,以修砌护堤、安装大理石护栏进行亮化,以投放荷花、鸡头子和菱角等水生浮萍进行美化。在“月牙湖”中间部分,三座连心桥横穿两座木质仿古凉亭,为文化广场平添了古色古香的氤氲诗意。几乎每一天,这里都是“高朋满座”,炎炎夏日,这里还是避暑的好去处。连心桥南北两侧各有一处小岛,南侧山竹翠生,有一只国宝大熊抱石膏像,北侧蒹葭摇曳,几只假松鹤栩栩如生引来不知名的水鸟前来筑巢。风乍起,吹皱一池湖水。此处,既可驻足观赏,又是匠心独运的微型湿地,真正体现了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风貌,更为文化广场注入了鲜活的“灵气”。无论早晚,这里总会吸引群众流连忘返,四周投放的20多个木质长椅可供休憩,另外,池边30余盏太阳能路灯也为夜色装上了明亮的眼睛。

   策马奔腾

   绘就文化惠民地标

   在文化广场布局上,该镇注重科学规划,聘请临沂设计院专家进行设计。在总结前期全镇广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又结合本村村情村貌,制定出了既实用又富美感的文化广场蓝图。无论是在远处眺望,还是置身其中,都尽显“和谐美”、“布局美”和“生态美”。依水建设文化广场,是该镇的一大特色,但也给工程带来诸多挑战。2013年,珩头东村对垃圾汪塘进行全面整治后,在靠路一侧投放体育器材供群众娱乐,实现了全镇文化广场与汪塘整治有机结合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从4月8日破土动工到6月15日竣工投入使用,总面积20余亩的文化广场只用了短短2个月时间,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

   “现如今,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急切盼望着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村干部,我们有责任尽快给群众搭建文化生活平台”,港上五村支部书记刘宗强坚定地说。在广场建设过程中,多次遇到强降雨影响施工。为了让群众尽快有文化活动场所,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冒雨趟着烂泥和施工队一起赶进度。正是“村容未改多少年,众志成城换新颜;天闲布雨催人急,快马加鞭夜连天”。村干部昂扬的斗志和一心为民的情怀,也赢得了群众的一片喝彩。“真没想到我们村竟然建设出这么漂亮的文化广场,现在晚上大家都在这里跳广场舞,宅在家里看电视的很少了,文化生活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今年60岁的刘桂芳经常到广场“凑热闹”,就算不会跳也跟着大家扭起秧歌。(通讯员 颜丙康)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