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郯城县多措并举 帮助1.49万人脱贫致富

2017-04-05 14:09:00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周宝云
play
" />

  3月10日,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珩头东村农民李庆照把一车无公害西葫芦通过百发蔬菜合作社卖给了上海的客商。点着到手的2230元钱,老李高兴地说:“没想到,俺种西葫芦一年就实现脱贫致富。”李庆照因右眼失明,劳动能力减弱,生活一直在困境中徘徊。2016年,珩头东村根据他的情况,让他租种百发蔬菜合作社提供的大棚。他早起晚归,辛勤耕耘,一年下来收入近10万元,成功从贫困人口中突围。

  郯城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8万户、2.4万人,56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自开展扶贫行动以来,该县按照“两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坚持不懈抓政策落实、抓措施执行、抓项目推进,着力探索具有郯城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2016年,全县1.49万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

  科学谋划脱贫攻坚思路措施。郯城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主线,加快推进扶贫措施、产业项目、帮扶资金到村、到户、到人,重点抓好“三个深入、一个强化”。深入开展“四送”活动。针对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的缺岗位、缺资金、缺资本、缺技术“四缺”问题,广泛开展送岗位到村、送技术到人、送资金到家、送股份到户。目前已送岗位2936个,送技术2960人,送资金8152万元,送股份3200户。着力抓好以扶贫车间、扶贫大棚等为内容的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目前已建成扶贫车间93个,扶贫温室大棚502个。深入发动社会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开展“企业扶、干部帮、富户带”活动,鼓励工商企业援建扶贫车间、设置虚拟岗位,履行社会责任。县级领导带头帮包贫困户,自掏腰包2000元,送到贫困户手中,一帮三年,同时积极帮助寻找脱贫路径,实现“输血+造血”式扶贫。县乡机关干部每10人左右帮一户,共捐助资金230多万元,帮扶贫困户2420户。103家企业提供虚拟岗位1076个,援建扶贫车间8个。着力强化政策兜底保障。筹资260万元,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冬季大走访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推进精准扶贫措施再对接。积极推进低保提标扩面,开展贫困救助,对因病、因灾、因祸等返贫群众每户给予600元至800元困难救助,共投入资金268万元,救助3848户。

  坚持精准引领,着力增强脱贫攻坚工作实效。紧紧围绕蔬菜、花卉、特色水果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2016年,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新建成集中连片大棚,每个大棚带动3户以上贫困户并签订帮扶协议的,县财政奖补3万元,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当年,该县新建502个大棚,奖补资金1622万元,带动贫困户1217户、2636人。

  坚持村企共建引领,着力推进就业扶贫。依托草柳编、中国结、木镟玩具等地方特色产业,贫困户以务工、折资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融入产业链条。同时以高大制帽等小微企业为载体,实行“企业+分厂+代加工点+贫困户”扶贫模式,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该县109家乡村小微企业设立居家就业加工点468处、“扶贫车间”93处,吸纳贫困群众3767人。

  不仅如此,郯城县还把财政投入到鲁地天沐温泉扶贫开发项目的1000万元资金,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从56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倒排出特困户500户,发放《郯城县贫困户股权收益分红证》,每个贫困户可享受2000元的股权投资收益分红。

  坚持小额信贷引领,强力推进金融扶贫。筹集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1200万元,制定《实施方案》《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696万元,其中发放富民农户贷1402万元、78家经营主体富民生产贷6294万元。这些企业通过采取用工、分红、设立虚拟岗位等形式助力贫困户加快脱贫。

  坚持“互联网+”引领,推进电商扶贫。通过免费电商培训、补助开设网店贫困家庭网络资费、扶贫金融贷款支持等措施,将贫困户融入电商发展产业链,带动实现脱贫。目前该县已发展中国结、芽苗菜、草柳编、优质稻米等规模农村电商80余家、微商1500余家,从业人员2.3万人,可辐射带动147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临沂日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戴章超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