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杨集:移风易俗领风尚 文明新风泽乡村

2018-05-25 14:29:00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周宝云
play
" />

  “推进移风易俗,对老百姓来说确确实实省心、省钱又省事,是件大好事。”临沂市郯城县杨集镇官北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长姚定民说起移风易俗,感触颇深。近年来,杨集镇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加强乡村文明行动的重中之重,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红白事习俗,逐步在全镇范围内树立了“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新风尚。

  创新形式促引导

  “上台来,听俺言,俺把移风易俗谈。移风易俗大开展,红白喜事要节俭……”5月9日晚,杨集镇孔圩社区文化广场上洋溢着欢歌笑语,勤飞庄户剧团的表演引来现场观众齐声喝彩。该剧团表演的快板《移风易俗好处多》等节目,以宣传移风易俗、倡导破除陋习为主要内容,贴近群众生活、乡土气息浓厚,很受群众欢迎。

  为着力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杨集镇组织农村庄户剧团创作、编排一批以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借助“走进新时代欢乐进万家”、“送戏下乡”等活动进社区、村巡回展演,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让群众自觉破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

  该镇还把移风易俗作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及各社区、村道德讲堂开讲的必讲内容,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活动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逐步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杨集社区、孔圩社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移风易俗文化墙和宣传栏,让老百姓随处看得见、随时感受到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的好处,起到良好的熏陶感化作用。

  建章立制重实效

  “治理婚丧陋习,关键在于得民心。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办理流程、具体标准精准宣传到户,破除陋习,遏制奢侈浪费,切实为农民减负,赢得了群众认可和支持。很多群众说,这样的规矩立得好、立得及时,立到了群众心坎里。目前,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大程度地被调动起来了。”杨集镇分管负责人介绍说。

  为推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杨集镇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通过党组织酝酿、村民推选等方式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明确职责义务,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封建迷信和婚丧事大操大办等现象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形成健康科学、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该镇结合实际把移风易俗工作与社区、村工作任务和干部绩效考核及各级各类评先树优挂钩,落实镇、村干部包保责任制,村党员干部包户,责任到人。成立移风易俗督查组,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定期委托第三方开展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检验实际工作成效,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把各社区、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评选文明社区、文明村的标准。此外,各社区及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用制度的约束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逐步走上常态化、规范化道路。

  省心省钱减负担

  为推进移风易俗,该镇小滩村在听取村民意见、遵循民意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对旧的村委大院进行翻新、改建,打造成了红白理事会固定服务场所。同时,落实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制,实行党员干部包片包户,责任到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着装,热情服务,按照《杨集镇移风易俗工作阶段推进任务考核细则》要求,重点对取消吹鼓手、鲜花花圈、各类扎彩、棺木,以及饭菜烟酒标准等进行监督,规范红白事事宜办理流程,确保在节俭节约的前提下,满足村民红白事的办理需求。

  “村里有红白事服务固定场所,有红白理事会提供热情服务,村民们对村干部都非常满意,都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谈到移风易俗工作,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兆信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有关章程,配足配齐服务场所设施,为村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真正把好事办好,推进移风易俗上台阶”。

  目前,该镇各村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或翻新、改造村委文化大院,或选取新场地建设红白事固定场所,无偿为村民操办红白事提供服务,大大节省了村民开支,减轻了村民负担。

  临沂日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禚艳华 李井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