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郯城县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2018-11-03 08:14:00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周宝云
play
" />

  也许没有高楼大厦,但有白墙青瓦,幽幽小巷;也许没有亭台阁榭,但有小桥流水,绿树参差……乡愁源于乡恋,乡恋因为乡美,而乡之美首先在于干净、卫生、舒适。郯子故里,素来讲究整洁厅堂院落迎客,善待远亲近邻。经过近年来全方位整治,临沂市郯城县农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少村庄由此也实现了“华丽转身”。

  综合整治树立环境样本点

  “实行垃圾户清理、村收集、镇托运后,村里的环境大为改观,村内外再也没有垃圾成堆现象了。”红花镇袁堂村社区主任徐西安说。今年年初,红花镇推行大街小巷、沟渠汪塘无垃圾死角试点,推出全县乡村环卫治理“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垃圾由“一扔了之”到“分门别类”的转变。

  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惠民工程,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基于此,郯城县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出台了《郯城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行动实施方案》,治理了农村“垃圾路”“垃圾塘”“垃圾渠”“垃圾河”。倡导发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引向深入。在农村保洁探索前行的过程中,按照“全覆盖、无缝隙”和“管干分离”的原则,郯城县按村居人数约2‰比例配备环卫保洁人员2010人,按户数约1/12比例设置垃圾箱3万个,投入垃圾收集车辆110多台(套),做到卫生每天打扫,垃圾每天清运。县里还专门购置21万余个小垃圾桶,免费发放到每家每户,对垃圾实行“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县616个村居全部实现了保洁托管。

  环境监督使得村庄添秀色

  为保证村庄脏乱差不反弹,郯城县在长效管理上下足了功夫,找到了一个好办法。针对农村环保管理的薄弱环节,郯城县设置三级环保管理网格,县级政府牵头,乡镇作为二级责任主体划分农村环保网格并管理,社区、村配备农村环境监督员。环境监督员从农村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群众代表中产生,发聘书持证上岗。目前,该县各乡镇村街全部建立了环保管理网格,1200余名环境监督员成为农村环保卫士。“农村垃圾处理没有长效的监管机制,只能流于形式。村庄面貌靓起来,人人都是受益者。农民家园农民管,人人都是参与者。要想使得农村环境更美、气象更新、发展更快,必须加强村民自我管理,提高村民素质。”谈及环境治理,该县红花埠社区退休老干部环卫监督员谢印琦有感而发。

  郯城沟、渠、河等水网密布。过去,当地居民环境意识差,有垃圾就往沟渠、汪塘甚至河里扔,沟、渠、汪、塘成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垃圾堆、臭水塘。如今,在环卫监督员的监管之下,全县乡村沟渠清澈见底,河水碧波荡漾,鱼虾重现。

  美丽乡村勾画出独特风景

  泥石外墙、低矮屋檐、坑洼泥地……乡村原本破旧不堪的牛栏猪舍,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感受复古情怀的茶室、咖啡厅;猪食槽、石磨盘、石碌碡、独轮车……这些只有在农村老房子里能看到的器物,转眼变为寄托乡愁的点缀。郯城街道三井社区陵坡村,把闲置多年的石磨盘“由废变宝”,既保存了游客对农村乡愁的记忆,又注入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时尚元素,成为美丽乡村独特的风景。

  在郯城县环境整治者看来,农村环境整治不单单为了百姓生活得更好,更是为了郯城明天的发展。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在于大力发展郯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竭力打造美丽重坊、古镇马头、山水泉源、凤鸣归昌、和美红花、高峰头等旅游强镇。为此,该县提出强化规划引导,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生态宜游的马陵山森林公园,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一批“公司+基地+旅游”“景区+农家乐”试点。

  临沂日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禚艳华 刘科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