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打造十分钟文化生活圈

2019-02-23 12:25:00 来源: 临沂日报 作者: 周宝云
play
" />

  为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临沂市郯城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举措,率先推出移动终端线上、线下服务方式,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了足不出村的十分钟文化生活圈。

  “众爱卿,郯莒两国素有恩怨,今莒发起会盟,必定暗藏杀机,与虎谋皮,可有对策”?在县文化馆宽敞的排练大厅内,正在排练是县文化和旅游局新编的大型历史柳琴戏《圣贤会》,其中部分新演员是从“文化郯城”公众号上征集而来,也有部分是县文化馆自行培训的戏民。

  “建成‘文化郯城’这个移动服务平台终端以来,参与的群众每年达到十万余人次,活动100余期,总共发布信息1000余条。”县文化馆馆长徐磊介绍说。

  “文化郯城”移动终端服务平台是该县文广新局自主开办的新媒体平台,形成了培训视频点播、网络春联征集、“微风和畅”书画摄影展、网上报名预约服务四大线上品牌。通过微信平台线上终端,该县举办了很多活动,很多年轻人拿起手机就能参与。

  线上的文化服务精彩纷呈,线下的郯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遍地开花,全县616个村建有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改造完成,新建社区文化中心69处,乡村文化馆、博物馆、乡村记忆馆24处,科学规划了文化资源分布,实现了以文化站为中心,文化广场为定点的网格化文化资源分布,使得群众生活区范围内处处都有文化基础设施。徐磊介绍说,现在文化部门要组织活动很方便,村民出门之后不用十分钟就到达文化大舞台或者文化广场参与活动,为村民提供很大便利,满足了他们的基本需求。

  郯城现在的送文化下乡也由“送餐”转变为群众“点餐”,群众文化生活也由县里主办,逐步的变成了主导和辅办,基本形成了“县有文化品牌、乡镇有文艺队、村有文化户”的群众文化新格局,也使得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再只是摆设,就连放电影都有了固定的地方。

  据郯城县电影公司经理杨卫东介绍,为确保送电影下乡的放映质量,电影公司创新放映宣传方式,固定了放映点和放映时间,通过各乡镇文化站和各村委的微信群提前一周通知,使广大群众提前了解放映内容和时间,对年龄偏大的老人提前联系,到家到户通知,使广大群众到时到点自觉前去观看电影。

  截至目前,全县开展线上文化活动263期,发布群众文化信息3000条,参与群众达到60万人次,开展各类文化培训累计培训人员3万人次,其中培训成立文艺社团118家,培训文艺骨干700多名、文化带头人1000余名、乡村文化工作者661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300多场次,参与群众80余万人,新创作主旋律、正能量作品20余部。

  “在工作中,我们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办法,线下就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教育,传播文化知识;线上通过各种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平台,像文化郯城、文化微视频、阅读郯城、曲艺郯城等我们自主开办的移动平台,进行同步文化传播,线上线下相辅相成,让群众家门口享用文化大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夏立坤介绍说。

  临沂日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刘国伟 王清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