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晓豪 见习记者 张晨曦 通讯员 宋法强 临沂报道
“赵哥,你昨天学习强国多少分?”“我满分,挑战答题和双人对战全胜,你咋样?”“我也是,来看看你总共多少分了?”,在郯城县杨集镇类似的声音到处都可以听到。“‘学习强国’是俺们的致富参谋,在上面学到了好多农业知识,有图片有视频,看累了还可以听音频”,3月30日,郯城县杨集镇大滩村党总支委员、东北头党支部书记牛绍刚说道。牛绍刚使用“学习强国”APP学习,在“农业丰收”频道,多听多看,学以致用,带领村集体实施“党建引领 双社联合”增收模式,累计托管土地1.2万余亩,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
近年来,杨集镇高度重视“学习强国”平台使用工作,坚持“线上+线下”全方位创新推广,积极调动和激发党员群众学习动力,丰富和满足广大党员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打造成全镇党员群众理论学习的新天地,推动学习从“指尖”到“心间”,扩大覆盖面,走进百姓中。
从“个体”到“群体”,变“粗糙学”为“兴趣学”
“大姨,这是咱中央宣传部推广的学习软件,不仅能看电视直播,还有孩子们的学习课件,还可以听歌、听广播,内容十分丰富。”在杨集镇杨集村学习强国APP服务站,志愿者打开手机里的“学习强国”平台,认真为村民讲解学习强国的功能板块。杨集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学习强国”应用平台,动员群众积极下载,自主学习,进一步扩大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宣传推广范围和覆盖面,加深了群众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了解,让更多优质学习资源惠及群众。创新开展 “挑战答题”和“双人对战”学习强国答题赛,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激发学习力量,用“知识竞赛”巩固学习成果,不仅增长了个人知识,同时也增进了青年干部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从“经常”到“日常”,变“定点学”为“随时学”
杨集镇多措并举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通过每月的主题党日、理论讲学日活动,向党员群众进行推广,一起交流学习感悟和心得,党支部书记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党员群众介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优势,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在大集中和商铺中进行推广,实现“学习强国”进商圈;在公众大屏幕宣传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许多群众了解到平台丰富的学习、生活、工作资源后,当即扫码下载“学习强国”,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推广,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自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以前干完活就是玩玩微信、刷刷抖音,现在只要打开手机就想看‘学习强国’上的积分和视频,给自己充充电、加加油。”杨集村寺东党支部书记利夫连说道。各村通过党群微信群、QQ群等发布“学习强国”推广信息,分享学习强国优质视频、音频、文章,引导大家共同学习,真正做到让每位党员、群众学习入脑入心,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
从“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贵有恒,学习是一个坚持和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乐趣’,渐渐把学习变成一种兴趣、一种追求和一种习惯,在积累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在“学习进万家 强国伴我行”宣传推广暨学习强国交流分享会上,杨集镇北张庄党支部书记张磊说道。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杨集镇通过利用每天碎片化学习,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生活,让爱学习、常学习成为一种新风尚,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此外,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加强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介,充分激发出全镇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得到当日的最高积分,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学、群众跟着积极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从“指尖”到“心间”,变“盲目学”为“菜单学”
“现在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不多,而且费用也大,我们就跟着学习强国平台上的《跟农业专家学技术》栏目学习作物种植方法、技术等,争取把大蒜种植做成我们村里一个特色产业,也为村里的老少爷们办点实惠事。”杨集镇塘崖村党总支书记刘焱说道。“学习强国”不仅可以提升政策理论水平,还可以为党员群众拓宽视野,解决难点,成为基层学习的“金钥匙”。杨集镇通过开展“学习强国”进村居活动,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采取“面对面”宣讲、“一对一”指导等形式,为过往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积极帮助他们下载、注册、认证,进行学习指导,“菜单式”帮助群众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以“和风细雨”的形式渗透着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习强国从“指尖”融入群众“心间”。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