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南:文化为民利民富民 精准扶贫重在"实惠"

2017-11-20 16:1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麻杰
play
" />
  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路径。筑牢农村文化之基,补足信仰精神之钙,引领脱贫发展之舵,这是文化脱贫的责任与担当。临沂市沂南县在抓实抓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坚持“文化为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共建共享的文化扶贫思路,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获得到“实惠”。

  文化为民: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精准扶贫中,沂南从“根”上对贫困村进行文化扶持,通过“送文化给百姓”“种文化在基层”等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惠民活动288场(次),相继打造了“阳都之夏”广场文化艺术节等精品群众文化品牌;为贫困村培植庄户小剧团40个;在张庄、辛集等3个乡镇设立了图书分馆;开展文化帮扶和人才培养工作,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文化扶贫队伍。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服务建设是文化扶贫的落脚点。全面推进“两通两有三覆盖”,建成15处综合文化站、文体广场642处,其中贫困村占125处;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2处,其中贫困村占98处;建成乡村大舞台221处,其中贫困村占78处;建成村级“党史村史馆”14处,其中西芙蓉党史村史馆、南村民俗馆入选山东省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点;配套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60个,其中贫困村占89个;为贫困村配送电视机无线接收机顶盒400余套,村村通直播卫星和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建成湿地文化公园5处、道德文化广场20余处。目前,已基本实现“歌舞有场所、学习有书屋、文艺送下乡、网络村村通”的目标。

  文化利民:

  发挥扶贫“1+1>2”协同效应

  文化扶贫要发挥协同作用,才能有效发挥扶贫“1+1>2”的效应。据统计,目前沂南7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7.33万人,列入贫困人口的1.5万人,占贫困人口的32.7%。沂南结合孝德文化创新推广设立了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县里出资500万元在慈善总会设立基金会,乡镇设分基金,村(社区)设理事会,对70岁以上老人全部建立档案,动员子女每月交纳100元,并积极向社会组织和个人募集捐款,村理事会补贴10元或20元后按月发给老人,实现贫困老人物质上有帮助、生活上有照料、精神上有慰藉。此项工作目前已在904个村组开展。

  文化富民:

  让百姓吃上“文化饭”

  文化扶贫能改善精神面貌,还有助于经济脱贫,找准文化与经济的交汇点,让文化建设助力脱贫。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地处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把发展影视基地、做大红色旅游产业与村增收户脱贫、调结构创效益相结合,昔日穷山村一朝换新颜,成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常山庄村村民刘乃秀是拍摄现场一名普通的群众演员。然而在她的身上,讲述着一个山区村民依靠影视产业带动脱贫的故事。《红嫂》《斗牛》《铁道飞虎》……几年下来,刘乃秀见证了200多部影视剧在村子里拍摄。刘乃秀每场戏都抢着参加,久而久之,她手头逐渐宽裕,也成了村里的“老明星”。2014年,在全省第一次精准识别贫困户时,刘乃秀和老伴被纳入贫困户的范畴。让刘乃秀没想到的是,她住的憋屈屋子竟然给她带来了增收,村里900亩土地要用于影视基地开发建设,涉及156户贫困户的367亩土地,其中就包括刘乃秀一家的4亩地。而每亩地能让她增收1000元。依托影视基地,身边的邻居们也都有了“工作岗位”,影视基地安置贫困人口当群众演员等就业287人,月收入1000至2000元。全村还有32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年户均增收2万元。

  沂南充分挖掘民间工艺文化资源带动产业发展,将砚石、黑陶等传统手艺培植成特色文化产业,设立了实训基地,不仅有效地防止了文化财富的流失,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扶贫模式。同时引导农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产业实现脱贫,采取“文化+旅游”“文化+农业”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项目,助推精准扶贫,已带动全县贫困户1900余户、4600余人脱贫增收;带动商铺、农家乐354家,其中贫困户72家;发展电商平台5家、采摘园87个。

  麻杰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刘译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