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许家湖镇: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赋能全环境立德树人

2024-06-21 15:0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黄兆华 赵美娟
play

  在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打造教育强县活动中,沂水县许家湖镇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启动了劳动养成教育,着眼于学生劳动技能、劳动意识、劳动素养的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许家湖镇首先构建了“3918”劳动教育课程和“1133”发展性评价体系。“3918”即3大课程,包括基础性劳动课程、传统性劳动课程、创新性劳动课程;9大主题,包括家务劳动、校园卫生、社区服务、劳模精神、农耕文明、园地实践、动物领养、科技制作、文化研学等;18类活动,包括生活自理、服务他人、班务整洁、志愿服务、环保宣传等。 “1133”即“一册一档三评三关注”。“一册”即劳动实践记录手册;“一档”即生成档案袋;“三评”即评选劳动之星、劳动达人、劳动标兵;“三关注”即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中突出三个关注:关注学生日常劳动行为、阶段性劳动素养和未来人生发展。这样依托“记+评+展”模式,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此基础上,开设每周一节劳动课,教师向学生讲授撅头、锄头、铁耙等基本农具的使用,认识各种蔬菜,了解简单的种植方法。

  实施班务精致化管理。将日常卫生整理工作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从擦黑板、倒垃圾,到角角落落的卫生保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劳动能力。

  实施家庭“劳动清单”教育。将学生在家应该做的内务列到清单中,坚持每天做,不同的年级任务有区别,例如:低年级做到洗碗、扫地、喂养家畜,中年级做到洗衣、整理家务,高年级能做饭、生产劳动。

  建设劳动基地。全镇12所中小学组织师生共垦荒1000平,建设成“蔬菜园”,共整理成为150个菜畦子,每个菜畦子安排一名指导教师、五名责任学生,负责日常的浇水、除杂草等任务。又将大片荒置的园地开辟为劳动实践基地,每个年级一处,种植了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真正“果蔬飘香、丰粮满仓”。指导每个学生撰写观察日记,亲身体会劳动者的艰辛,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

  据悉,许家湖镇各学校通过劳动养成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进而养成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的好习惯,小切口对学生进行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通讯员 黄兆华 赵美娟)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