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雪
2月28日19时52分,国家电投海阳核电1号机组首次换料大修结束,历时44.73天,机组一次并网成功,创我国核电机组首次换料大修最短工期记录。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包括两台125万千瓦的三代核电机组,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按照设计要求,每隔18个月要对核电机组进行换料大修,主要是更换部分核燃料,并对机组所有的系统和设备进行一次全范围的体检和维护。2020年1月15日,海阳核电1号机组按计划迎来首次换料大修,克服跨越春节、疫情防控等重重困难,历时44.73天,安全高效完成5815项检修及试验项目,一次并网成功,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打好了核安全守卫战。
在国家核安全局及华东监督站的监督指导下,在三门核电等同行业单位及设备厂家的大力支持下,山东核电协同集团公司兄弟单位及所有大修合作伙伴连续45天奋战,共同创造了我国核电机组首次换料大修最短工期纪录。
据介绍,海阳核电1号机组本次大修,科技硕果频出:
首批国产化三代核电核级锆材正式进入堆芯,改写了我国长期以来核级锆材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自主设计的堆芯装载方案,经物理试验测量结果良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首次采用了多个先进机器人及自动化检维修装备,保证了在役检查的质量,降低了人员受辐照的剂量;
组织开发23项技术成果,19个专用工具、工艺,完成了78项技术改造工作。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每日发电约2900万千瓦时,进一步保证了胶东半岛清洁电力、热能供应,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有力能源支持。同时,海阳核电于2019年11月投运的国内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运行良好,持续为70万平米居民建筑供热。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韩品品 张爱美 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