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红色资源 助力绿色发展 “千年古村”展现新风貌

2017-12-12 14:4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秋萍 杨元伟
play
" />

  大众网临沂12月12日讯记者 王秋萍 通讯员 杨元伟)在费县城南17公里的许家崖水库边,有一个平凡的小山村,这个村庄有着久远的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红色的故事,在改革建设时期开创了崭新的事业。如今,这个普通的小村庄,自市渔业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派驻第一书记以来,又发生了巨大的蜕变——风景优美、产业壮大、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就是费县费城街道新刘庄村。

  盘活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建设有内涵有底蕴的新农村。

  临沂市派渔业局、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第一书记自2016年进驻新刘庄以来,经过深入调研,感到新刘庄村具有独特的革命历史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一个有着红色历史的村庄。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县委县政府进驻埠下村,埠下村与新刘庄村一路之隔,为此,县供销合作社、县储备粮库等县直机构驻扎新刘庄七年之久,一直到1952年才进驻费县到今。为铭记这段革命历史,第一书记决定建设老埠下县委旧址,他们感到这是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提升村庄内涵,促进村庄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让传统再传承,让群众受教育,让村民得实惠的红色旅游项目。为此,他们积极向各级领导反映,努力争取帮扶资金,全程协调各方资源,促进了埠下老县委旧址的建设。2017年11月,埠下老县委旧址、埠下老县委纪念广场相继建成。同时,他们在街头巷尾粉刷革命语录、绘制抓生产、搞建设图片,让革命传统精神重焕光彩。如今,纪念广场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老县委旧址成为群众受教育的红色基地,正能量十足的墙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村民。慕名来村参观的群众越来越多,这段革命历史也让更多的人熟知。第一书记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推开村庄红色旅游的发展思路正在成为现实。

  突出资源禀赋,壮大绿色产业,建设有产业有特色的新农村。

  新刘庄村西靠许家崖水库,青龙山三面环绕,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全村种植葡萄430余亩,年产葡萄230万斤,村民年收入过万元,产品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远销河北浙江等省市。为了更好地发展葡萄产业,第一书记协调上级各部门,帮助他们建起了塑料大棚,建成了葡萄采摘园,村民的收益提高了,慕名来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葡萄园的边上有一条刘家河,河水清澈,碧波荡漾,前来垂钓的人特别多,第一书记因势力导,积极争取资金70万元建设休闲垂钓园,配套游客中心停车场、农家乐等场所设施,为来村垂钓的人们提供了优质的垂钓服务,产业加旅游的新业态逐步形成。同时,他们在全村竖起了87盏太阳能路灯,河两岸安装了仿古栏杆,种上了大片葡萄树,原来破旧的拦河坝改造成古朴的磨盘石路,新添了两处新颖特色的新刘庄形象标志,对村里那棵两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千年老槐树进行了重点保护,对“千年古树”的传奇故事进行挖掘和整理。特有的地理风貌,绿色的种植产业,美丽的自然风光,休闲适宜的旅游资源,为新刘庄村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合流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建设共同富裕共同美丽的新农村。

  新刘庄村东临老君崖村,北靠寺湾村,村与村相距不到二里路,但是村与村之间并不相通,村民来往走动很不方便,村民反映强烈。第一书记积极响应群众呼声,协调县直、街道相关部门,投资120万元修起了长2.3公里,宽5米的乡村柏油公路,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群众非常满意。乡村公路的建成把三个村庄联在了一起,美丽乡村建设一体打造的思路随之欲出。在县政府、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很快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公共卫生室、文化广场、健身场所、游乐设施等样样俱全。为了让村里的贫困人口脱贫,第一书记定期组织村里召开工作协调会,研究致富项目,落实工作责任,很快,木耳生产基地、西瓜大棚种植基地相继建成,村民不出村实现了就业,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以红色旅游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以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红色旅游升级。这个有着“千年古树”的古老村庄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建设富裕美丽新农村的进程中实现新发展,展现新风貌。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