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比赛的主角?在上周日结束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业余爱好者成功抢镜,成为观众、媒体、网络关注的焦点,至于哪位明星运动员最终获得冠军、获奖成绩是多少,反而被大多数人淡忘了。对不起,你们被抢镜了!
创办于1996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参赛规模从当初只有6000人报名扩大到如今的3.5万人,由专业选手的殿堂变成业余选手的撒欢场甚至一个体育娱乐的大秀场——蜘蛛侠、充气胖子、唐僧师徒、蓝精灵,以及还没来得及卸妆的万圣节“幽灵”等纷纷登场。正经八百的跑步,他们未必能跑完迷你马拉松,但比起卖萌,他们绝对是最出色的,同时也是卖萌人群中最善于长跑的。他们让本来单调、枯燥的长跑,变成了一场充满欢乐的嘉年华。目睹上海马拉松的“盛况”,有媒体如是幽默地评价,“不是所有赛事都能牵动整座城市的神经,也不是所有赛事都能惊动整座城市的‘神经病’”,这里说的“神经病”就是把跑道当成秀场的自娱自乐者。
专业选手追求成绩,业余选手重在参与。在前不久举行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各路卖萌高手也纷纷上阵,或穿着大公鸡、愤怒小鸟等动物造型的运动服,或戴上米奇、海绵宝宝等卡通形象佩饰,也有把自己妆扮成猴哥拎根金箍棒跑在人群中,更有一位征婚哥赤裸上身奔跑在冷风中吸引女生的关注。这几年,身穿奇装异服跑马拉松,并非只出现在上海、北京的比赛中,厦门、杭州等地的马拉松赛都出现了类似的风景,马拉松这个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极为小众、极为专业化的项目,正以娱乐的方式被消费。
与马拉松娱乐化相呼应的是日趋火爆的马拉松报名。在许多人眼里,马拉松是一种非常枯燥、乏味的比赛,然而,似乎在一夜之间,跑马拉松成为一种时尚。今年我国将举行53场各类马拉松比赛,但要报上名、参个赛却并非易事,像扬州、厦门、北京、上海等地半程以及全程马拉松赛的业余名额,几乎在报名开始之时就被秒杀,甚至有黄牛开始倒卖马拉松参赛名额。上海、南京、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群追逐马拉松的白领,一年多则参加十几次马拉松赛;一些大企业的中层乃至高管,更把参加马拉松当成时尚,当成重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样,在马拉松比赛中,一个业余选手的参赛,能吸引众多亲朋好友组团助威,有的甚至还拉上横幅。和马拉松一样,近些年,国内举办的各类公路自行车赛也越来越多,今年的比赛达到70多项。在多达数千上万人参加的公路自行车赛中,如今多数也是业余爱好者。
自行车赛和跑步、马拉松一样,在多数人眼里,是项枯燥乏味的运动,是一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累活,为何能够一跃而成国内最时尚、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项目之一?其大背景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地把体育生活化,健身、锻炼成为内生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对体育、对比赛的理解过于片面,往往认为体育就是竞技体育,比赛就是为了金牌奖牌,爱好体育往往就等同于爱好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转播,而体育本应具有的更广泛的功能,比如参与、趣味、娱乐、健身等却被遮蔽了。
近些年,我国举办的体育比赛越来越多,层次级别也越来越高,但很多比赛并没有成为吸引人们参与该项目运动的媒介,而且上座率和收视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究其原因,还在于“曲高和寡”。体育分为观赏性和参与性两类,人们除了喜欢观看高水平体育比赛外,越来越希望亲身参与体育运动之中。这时,体育比赛除了保证赛事水准外,还需要在专业与业余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马拉松和自行车赛能够风靡国内,就在于找到了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结合点。
当然,并不是每一项比赛都能像马拉松、自行车赛一样,能让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同场参赛,但体育赛事如何放低身段,吸引更多普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却是一个新课题。其实,国外一些经典赛事已有一些成功做法,他们借鉴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证券发行推广方式——路演,在赛事开始之前或比赛期间,让体育明星走出赛场,走进球迷、体育迷中间,进行表演赛,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至于NBA在中国多年蓄力、做球迷乃至媒体的推广活动,更是收到了巨大的回报。
有句古话叫“穷文富武”,这句话当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6500美元,国人对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日前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承办赛事除了满足观赏性之外,必须更多地考虑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参与性,借政策的东风,体育正在大踏步地回归参与、娱乐、自我磨砺的本源。看完上海马拉松,有人若有所悟:“体育原来可以这么玩?”其实,体育本来就该这么玩! 本报记者 林华维 孙庆
供图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