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 | 临沂:以沉浸式小剧讲好红色故事

2023-03-17 15:50: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黄润秋 徐凌薇
play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黄润秋 通讯员 徐凌薇 临沂报道


  今天,《中国文化报》刊文《山东临沂:以沉浸式小剧讲好红色故事》,讲述了临沂把沉浸式情景小剧作为发扬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以下为报道全文:

  春暖花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的红嫂家乡旅游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多部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与观众“面对面”,令景区古院落里人气爆棚。

  作为革命老区,山东临沂把沉浸式情景小剧作为发扬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创新群众文化产品供给,活化红色教育方式,提升文化和旅游品质性、体验性及个性化服务水平,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为叫响“红嫂”红色文旅品牌,红嫂家乡旅游区创新打造沉浸史诗剧场《沂蒙四季·红嫂》,由山村剧场和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小院两个部分组成。演绎沂蒙民兵英勇斗争故事的《民兵连》、展现随军医生与普通战士深厚情谊的《战地医院》……在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中,救伤员、摊煎饼等战斗生活场景被高度还原,在演员引领下,游客走进剧中情境,沉浸式领略峥嵘岁月里的英雄壮举。此外,山村剧场演出依托常山庄村原生态结构搭建舞台,运用环境戏剧理念引导观众互动参与,通过串联“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故事,再现“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

  据介绍,《沂蒙四季·红嫂》系列演出最大的亮点就是“当地人、用当地话、演当地事”。如何保障演出的常态化与吸引力?沂南县坚持以党政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成立沂蒙四季·红嫂艺术团,该艺术团所聘用的32名演艺人员中,有28名是本地文艺爱好者。在故事创排环节,沂南县文化馆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优势,全程参与演员招募、演艺培训、演出指导,为剧目打造提供多元支撑。该县马牧池乡北村村民杨素华就是在沂蒙四季·红嫂艺术团招聘时被选中,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表演强化训练后,成为一名签约演员。“我现在不离土不离乡,有了稳定收入,圆了表演梦,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她说。

  为保障沂蒙四季·红嫂艺术团长期运营,沂南县将该团纳入“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政府购买演出服务中,全年保障演出场次不低于60场,每场给予补助3000元;同时,围绕《沂蒙四季·红嫂》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5000多万元,形成了多方合力,亦激发了运营主体活力。

  开展多元融合业态合集

  红色沉浸式演出的打造,既是常山庄当地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也是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拓展群众增收渠道的有力抓手。依托老房子、老院落,红嫂家乡旅游区目前正继续打造《王焕于的故事》《苦莲树》等沉浸式小院演出,预计近期小院数量将增至10处,并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蒙红嫂纪念馆等连为一体,实现红色教育资源集聚融合。

  近些年来,《沂蒙》《斗牛》《铁道飞虎》等多部影视剧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拍摄。依托众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的优势,常山庄村成立影视服务部,建立群众演员登记管理制度,精准对接影视拍摄和沉浸小院演出需求,同步丰富了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老百姓带来收入增长。目前,常山庄村附近常年从事群演行业的村民达500多人。而作为抗战模范村,常山庄村还建有由沂蒙红嫂纪念馆等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区、串联各类红色景点的研学旅行设施,吸引了大批党政干部、中小学生等前来接受红色教育。据介绍,自2021年以来,山村剧场、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小院累计吸引观众6万余人次,通过与影视拍摄、研学、餐饮、民宿等一体化发展,拉动了景区客流,拓展了消费业态,也极大彰显了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

  常山庄村还结合重要节点开展红歌快闪、民俗体验等特色活动,新增木版画、葫芦烙画等非遗体验项目,构建了集旅游演艺、主题展示、文创开发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同步推动所在片区成立建筑施工、物业保洁等15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动群众积极融入《沂蒙四季·红嫂》项目建设,带动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

  拓展文化惠民形式与路径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性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临沂市推广“沂南经验”,举办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暨沉浸式情景小剧创演推广培训班,印发《临沂市推广沉浸式情景小剧创作演出实施方案》,实施“百部沉浸式情景小剧”创演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推出100部情景小剧,着力提升文化惠民演出的品质和水平。

  反映“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我还不能走》、宣讲良好家风的《婆婆也是妈》、展现关爱帮扶孤贫儿童的《沂蒙无孤》……1月底至2月初,临沂市从2022年全市沉浸式小戏小剧评选活动中遴选出20部优秀剧目,举办群众性小戏小剧展演,并与“临沂年味”新春文旅活动、“黄河大集·沂蒙山会”等主题活动结合,丰富惠民形式与路径,为群众送上高质量文化大餐。与此同时,临沂市围绕均等化、多元化、品质化供给需求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触角,丰富优秀文化传播载体,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如今,在临沂市一些景区及博物馆、纪念馆,沉浸式小戏小剧演出与研学旅游、红色教育等文旅业态深度融合,释放出“1+1>2”的效果。

  临沂市河东区党性教育基地管理服务中心教学培训科科长袁金凤介绍,该中心把快板教学、红歌教唱等多样化形式融入讲解中去,引导学员在对历史事件的“参与式”学习中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陈毅旧居教学点,基地推出情景小剧《河湾情》,再现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前河湾村的战斗片段及村民拥军支前的生动故事。通过体验、互动等方式,更多参观者走进红色景区、展馆,带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火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