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岁月如歌叫“林忆莲”

2017-01-17 18:57: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play
" />

  

  如果看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颁奖典礼,你一定有印象,资深明星们获奖后发表感言,都会在最后说一句:我会继续努力的。比如林忆莲。2013年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时,林忆莲的获奖感言依然不忘“我会继续努力”这一句。而事实上,她真的一直在努力——唱了20多年,从未疲倦;感情起起落落,亦从未忘记爱;嫁过才情浪子、有过轰轰烈烈、重遇初恋男友、最后和比自己小一轮的鼓手在一起,最哀怨过、最热烈过、最温暖过都拥有过,嘴里唱出的爱恨情仇,每句都是磨平刺角的如鲠在喉,漫不经心的千锤百炼,精彩又唏嘘。

  林忆莲最近上了《歌手》,不少人觉得天后没必要经此一役,但在更多人看来,这个做法很“林忆莲”。能做天后,除了天生资本,还有后天修炼,做音乐与做人都如此。回望林忆莲过往之路,你会发现,这个总被大家认为是“小女人”的女性,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大女人”的信念,而她个人生活的跌宕起伏与音乐态度的成长史,更让她像一位女性在大时代下意识觉醒的代言人,一个字,酷。

  1981年,在一次电台庆功活动上,16岁的林忆莲当众唱了一首《Friday in the rain》,立刻被新力唱片相中,很快便与之签约。香港当时很刮哈日风,于是公司将她外形打造成日本偶像的风格,曲风上以16岁少女的情窦初开的情怀为主,林忆莲便这样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成了天后的她还会笑着说,现在现在自己依旧会哼唱专辑里的《苦难少年》,看,不管经历多少是与非的女人,谈到年少时的青葱记忆,都会带着少女的天真,林忆莲也是如此。

  不过首张专辑成绩平平,让林忆莲对自己的表现开始质疑,甚至和唱片公司老板说自己不适合做歌手,希望放弃歌手身份。为安抚年幼的她,老板半调侃的让她再试一张,如果还是不能适应,就不再勉强。1986年,《放纵》问世了,这张专辑总销量超过白金数字,自此奠定了林忆莲在香港流行乐坛的扎实地位。这过程中,林忆莲凭着一股拼劲,认真学习发声和舞蹈,仔细的研究自己的声线,针对性的选歌,甚至开始跟进录音的每一个鼓点,寻找自己音乐风格,了解自己,是她开始成熟的第一步。

  1988年,在结束了新力唱片的五张专辑后,林忆莲签约华纳唱片,唱片公司量身为她打造概念性专辑《都市触觉》系列,以故事性讲述都市丽人的生活、奋斗过程,成功的塑造了她都市女性形象。也让人看到这位邻家女孩背后有着叛逆坚韧的都市女性情怀的女人。

  都市触觉P a r t 1 ,以纽约为背景,讲述钢筋水泥的大都市中,每个人都承受着事业的压力,也经受着都市人疏离感情的挫折和逼仄。

  都市触觉P a r t 2, 以逃离钢筋森林为副标,在曲风上更随性、放肆以及言辞上也更为露骨,体现都市女性解放自我的态度。

  都市触觉P a r t 3。以欧洲为背景,突出都市人群匆匆相遇之下个体的喜怒哀乐。以序幕开场带人进入一个倾斜的都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