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发改委第一书记:北高柱村脱贫致富的“擎天柱”

2018-02-05 14:2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play
" />

  

  北高柱村新建的综合服务中心和文体广场,给村民提供了好去处

  莒南县涝坡镇北高柱村,倚靠天马岛景区,风景秀丽,汪塘众多。太阳照射下远望,宛若一颗颗明珠,闪闪发光。然而,多年来受制于历史条件,北高柱村村情复杂,遗留问题突出,是远近有名的老大难村。2016年3月,临沂市发改委选派第一书记张阳和庄仕民来到村里,承担起脱贫致富的重任。北高柱村,真正有了精神上的主心骨、“擎天柱”。如今,两年时间即将过去,一个崭新的北高柱村出现在人们面前。

  他们捐出了自己的生活补助

  今年68岁的村民刘凤刚,有着40多年党龄。说起两位第一书记,这位在村里见过“大世面”的老党员,经历了一个由质疑到佩服的过程。

  “当时他们刚来,我一看俩年轻人,办事肯定不牢靠!”谈到两年前第一次见到张阳和庄仕民时的情景,刘凤刚就给第一书记打上了这样的“标签”。也难怪,这位1973年就入党的老党员,20来岁就当生产队长,“这么多年我啥样的干部没见过?在村里做事只有‘见真章’,老百姓才认可你。”这么多年,刘凤刚一直坚持这个理儿。

  没想到,第一书记驻村不久,就颠覆了这位老党员的认知。

   

  新建北高柱完小

  在入村走访调研过程中,第一书记发现,老百姓对村里小学门口的那条必经之路颇有怨言。“一条上百米的道路,是学生们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也是连接外村的重要通道。可就是这样一条路,以前常年积粪汪水、坑坑洼洼。”村民刘永乐告诉大众网记者,积水最深处能达到20、30公分,学生上学只能绕着走。

  “要想村民信服,就得以身作则!”张阳和庄仕民经过沟通,决定捐出两人2万多元的生活补助,用来修缮这条路。很快,积水被抽干净,还建起了排水沟。

   

  北高柱出村新路

  “这下好了,不光学生上学方便了,就是俺们出门也方便不少啊!第一书记虽然年轻,却有集体观念、奉献意识!”68岁的刘凤刚,一下子被第一书记折服,大呼“没想到”。

  在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第一书记还将关怀送到了困难村民家里。村里有户老人,独自带着孙女生活。老人重病,张阳帮着筹集治疗费用,妻子也送钱送衣服。还有一户村民,年迈的老两口带着孙子生活。张阳帮着联系爱心大使,每年资助3000元。张阳说,要一直供孩子上大学。庄仕民帮扶的一家人,丈夫神志失常,妻子身患类风湿,母亲病重。“看到这样的困难家庭,实在不忍心他们受苦。”张阳说,要尽自己做大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龙头企业与北高柱等村达成水果玉米种植意向

  能在家门口致富还能照顾老少

  最近一段时间,村民庄乾霞和丈夫异常忙活。“眼瞅着草莓就到上市季节了,更得好好伺候,才能卖出好价格,一家人指着这个换收入呢!”庄乾霞瞅着大棚里的草莓,满怀憧憬。

  庄乾霞有个84岁身患重病的婆婆。老人小脑萎缩,还患有心脏病、心梗等多种疾病,常年卧床,一律得人伺候。“这几年,指着俺对象在外面打工挣点,我就在家照顾一家老小。”庄乾霞说,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几乎都压在了丈夫身上,照顾家庭的重担,差不多都靠她自己。

  “俺对象要是能在家门口干活就好了,既能帮我照顾下家里,我也能帮他分担些养家压力。”没想到,第一书记搞的扶贫项目,真让她愿望成真。

  

  第一书记张阳(左二)和庄仕民(左四),和村民在大棚里查看草莓长势

  2016年,北高柱村投资83.6万元建设草莓高效大棚21个,成立高柱果蔬种植合作社,发展大棚50余亩,交由村民承包。“村里原来就有草莓种植的底子,但受制于散户经营不成规模,且要去其他乡镇售卖,往往“起大早赶晚集”,导致收入不高。”第一书记说,重建草莓大棚,就是要依托原有基础,打造北高柱村自己的草莓产业。

  庄乾霞夫妇在是否承包大棚一事上着实做了一番分析。经过咨询在莒南大店的亲戚后,决定承包六个大棚。没想到,第一年就获得大丰收。“除去各种成本,每个大棚净收益在一万元左右。”庄乾霞说,比在外打工强,最重要的是能够照顾一家老小。

  大棚种植,也给村里带来“福音”。依托承包租金,北高柱村年增集体收入10.8万元,52户贫困户、71人人均增收近500元。

  再也不矮其他村庄一头

  大棚种植,仅仅是北高柱村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1月25日,在北高柱村的就业精准扶贫车间里,十几个村民分工有序,赶制手套。“我是干活比较慢的,一天能挣二三十块钱。”村民付增彩正忙着剪去手套多余的线头。付增彩的老伴患有脑血栓,需要人伺候。“我在家门口干点活,多少能挣点花销,两位第一书记对俺们也挺照顾,给我家送来了轮椅,天气好的时候,我能推着老伴出去晒晒太阳,这样挺好。”

  

  黄粉虫养殖加光伏富民大院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第一书记帮助北高柱村开办了富民手套加工点,并实现部分贫困户在手套厂、线圈厂、草莓初加工等扶贫就业车间就地就业脱贫。

  此外,投资80余万元建成黄粉虫养殖加光伏富民大院,成立黄粉虫养殖、光伏2个合作社,年增集体收入10万余元,34户贫困户、56人人均增收500元。利用林业资金75万元,发展千亩果园,修复生态,承包费大幅提升并带动增收。利用100万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建设光伏发电,预计年增集体收入10万余元……

  村民刘茂刚说,以前老是看着其他村眼馋,总感觉不如邻近村。如今,“俺再也不感觉矮人一头了”!

  而在民生方面,集中供水项目、机井通电、危房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4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楼、10多公里的道路、投资300多万新建综合服务中心和文体广场……

  

  村民付增彩正在加工手套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使得北高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

  因为靠近天马岛景区,村民刘兴宝和刘忠娟夫妇开了一家饭店。平时忙碌,两口子回村里的时间并不多。“都说来了第一书记,俺村里变化挺大的。以前俺还不信,直到回家一看,可是不么!路灯、道路、学校……一切都不是原来的样了!”刘忠娟兴奋地说。

  “给俺送来无价宝,高柱村民记心间!”村民刘茂甲的两句打油诗,是村民对第一书记工作“打分”的真实写照。

  村民们赞誉满满,可第一书记却感觉时间很紧张。“再过一段时间,我们的任职期就要结束了。下一步,我们还得帮助北高柱村做力所能及的事,让老百姓满意,让任职工作不留遗憾!”张阳坚定地说。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