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2018年春节,在临沭县大官庄当第一书记一年的临沂供电公司河东客户服务分中心主管刘斐,和村委会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大官庄全体村民发一封公开信。
没想到这公开信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和村委会连续发了三封公开信。大官庄的面貌也随着这三封公开信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
第一封公开信
“大官庄喊您回家过年”
公开信主要发给大官庄在外务工人员的。
2月11日的清晨,在太原从事废品收购的陈德龙收到了村里公众号“美在大官“发来的信息。
“我打开一看,是‘大官庄喊您回家过年——致大官庄在外人员的公开信’,看了第一个感觉就是要回家过年,一定要回去看看”。
与此同时,临沂、烟台、青岛、宁波等地的大官庄人也都陆续收到了这封公开信。
“深情,怀念,真诚,感人。我阅读后精神为之一振,同时心中有股酸楚楚的回味。”公开信在外出打工人员之中流传,短短一天,点击量就突破了3000,第二天又突破了5000。
亲爱的乡亲们:
您好!
曾几何时,您乘着梦想的翅膀,从毛河岸边泥泞的小路走出,踏上闯荡的征程。几度风雨几度秋,几多艰辛几多愁!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才让您拥有了来之不易的今天。历经多少寒暑,遭遇多少冷脸,才换来今天的温暖?新年快到了,您是否已拿到辛苦的血汗钱,是否已买到回家的车票?是否也在渴望着见到亲人的笑脸?
……
在公开信感召下,村民陆陆续续地回到家中。
喊村民回家看看,刘斐是有底气的。这过去一年,大官庄确确实实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年的时间,
——村头立起来巍峨的牌坊,
——建起了标准化的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大戏台,
——增加了体育健身器械,
——清代陈氏故居修葺一新,成为旅游观光点,
——更换了新的供电线路,新安装了路灯,
——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通到了家里面……
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临沂市“美丽乡村”建设年中和年末观摩评比中,大官庄两次荣获第一名。
年前,刘斐又请人挨家挨户给村民拍全家福,敲锣打鼓为村里的军属送祝福、贴春联,村里过年的气氛日渐浓郁。
村里的人都说:村里变化太大了,变得美了,改造得跟县城差不多了。
其实,一年之前,大官庄村还不是这个样子。
大官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位于苏鲁交界处,既不靠近城镇又没有便捷的交通,5000多亩耕地是全村4000口人祖辈流传的资产,村里祖祖辈辈只种植小麦、玉米和花生。
传统农业很难让村民发家致富,这个村慢慢成了省级贫困村,全村有近2000口人只能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属于典型的“空巢村”。
一年前,来到这里任第一书记的刘斐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刘斐日记
全村党支部90多名党员,通知9点开会,可十点了才到了不到一半;党员队伍老化严重,近一半都是60岁以上党员。
贫困户148户215人,其中老弱病残人口占比接近20%;村集体欠账达50多万元,连村委大院的部分房屋都被抵押还债……
面对这样的局面,怎么开展工作,怎么打开局面?刘斐陷入深深的沉思。
入村之初的两个月,刘斐进行了详细周到的走访和调研,逐户访贫问苦,征求意见和建议,谋求发展路子。
“我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是抓好农村各项工作的牛鼻子,那就先从支部党建工作抓起。”
2017年12月,刘斐协助镇党委平稳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充实到领导班子中。与此同时,他带领村两委干部重新学习各项规章制度,逐一进行规范,并监督严格执行。
他还组织两委干部到寿光、兰陵等地学习10余次,感受差距,寻求方法,激发干事创业的使命感。
刘斐决定先从改造村容村貌开始努力。经过一年的努力,到2017年底,他筹集资金,带领大家完成了道路硬化、村子绿化、环境净化、路段亮化“四化”建设:
道路改善状况
改善前
改善后
——共硬化村庄道路6000余平米,
——栽植绿化苗木30余万株,
——修排水渠7.2千米。
新建标准化卫生室
——粉刷墙壁1.8万平米,
——安装路灯120盏,
——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标准化卫生室等场所。
刘斐想的最多的是村里的贫困户。
寒冬腊月,在走访慰问贫困户过程中,遇到的一幕幕景象再次刺痛了刘斐的心。
刘斐日记
有的都到年根了,连块包饺子的肉都买不起,大冷的天,屋里屋外一个温度。
有的老人孤独的在老房子里,期待着远方的子女。
有的依靠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脸冻得通红,小手也冻得裂了很多口子……
担负着精准扶贫的重任来到这里,这些贫困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他怎么能不管呢?
在当地政府和派驻单位的帮扶下,刘斐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组织医疗扶贫、“庆六一、送关爱、助成长”“金晖助老”等爱心公益活动10余次,捐助物资10余万元,帮助学生、老人、贫困户200余人次,提升村民幸福感。
但是,刘斐很清醒:村子外在的改变相对容易,有规划设计,资金物资到位就能干成,难的是精准脱贫,激发村民的发展活力。
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家庭,自身很难“造血”,除了土地没有其他增收渠道。外部“输血”一旦消失,他们很容易返贫。
就是在这时,刘斐有了发公开信的想法,并取得了村委会的支持。
发第一封公开信,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封公开信
“大官庄喊你建言献策”
仅隔四天,大官庄村民又收到了第二封公开信。这一天是2月15日,农历除夕。
原来,是刘斐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体向他们拜年,并邀请他们在大年初五,到村委会议室开新春茶话会。
从外地打工返回、刚感受到村容村貌发生变化的大官庄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寻思:刘书记发这些公开信,到底要干什么呢?
第二封公开信《诗朗诵:回家过年》
您回来啦
一年365天
春节
是起点
也是终点
家对于您也如是
所有的流浪在这一天
停下脚步
您漂泊的心也在这里
拥抱港湾
……
其实,发完第一封公开信后,刘斐就在心里琢磨:那些在外闯荡的人回到大官庄,对村里建设、发展有啥新想法?得让他们建言献策。
2月20日上午,在村中央大喇叭的广播召集下,回家过年的村民陆续汇集到村委会议室,参加旨在为大官庄发展建言献策的茶话会。
愿景在热烈的讨论中逐渐清晰。先后有30多名村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据会后统计,近期可以考虑实施的就有十多个。
村民:韦有平
发展蔬菜大棚挺好,靠近西河,土地又好,水源条件又好,它最起码能带动一大部分人。
村民:陈磊
农家小院、农家乐、采摘园,种植一些蔬菜水果,发展这一块也感觉挺好的。
村民:陈毓
在外面打工,那不叫家,回到这里才叫家!
村民:陈洪
每年有这种机会的话,大家常在一起聚聚,常在一起坐坐,挺好。
茶话会结束后,村民陈延华找到刘斐表示,希望村里即将完工的扶贫车间要给他留几间厂房——他手里有来料加工的资源,也有这方面的规划。
3
第三封公开信
返乡创业结硕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刘斐看来,要想让大官庄摘穷帽,还得靠乡村振兴、靠产业支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正是这些有资金、有技术、有见识的在外务工人员。
新春茶话会的第二天,刘斐通过村里的公众号发出了第三封公开信,在信中表达了对村民的感谢,也表达了对这些建议的重视。
谢谢,太谢谢!
无论是我,大官庄第一书记,还是村两委,单靠我们的力量太难太难,喊您回家过年不是唯一的目的,群策群力共谋发展才是我们更大的心愿!
我们要记录下您的每一项建议,积极筹划,科学规划,争取早日实现;我们要记录下每一个踊跃发言,正是您的建议,您的努力,我们村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们已经种下一颗种子,一颗梦想的种子,一颗团结的种子,一颗奋发的种子。未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向前,有什么原因不期待永远。
……
三封公开信和新春茶话会就是一颗种子,一颗希望的种子。在适当的时机就会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正如刘斐所预想的那样,这颗种子不久之后就落地生根,开始萌芽。
许多村民受到鼓舞,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村民陈延华率先在村中投资建立山东嘉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三个月后,陈延华的厂房建立起来,可吸纳返乡村民30多名就业。
不久,建成的扶贫车间也找到了理想的承租方。经过多次接洽,迪尚集团决定租用扶贫车间,在大官庄设立分厂,可吸纳120余名村民就业。车间租金的70%将用于村里的专项扶贫。
与此同时,刘斐为大官庄村争取来了光伏扶贫项目。
建厂、建扶贫车间、建光伏电站,这样“三管齐下”不仅能保障扶贫资金的增值使用、持续增加村集体有收入,还能保障村里有持续的扶贫资金、解决部分村民返乡就业问题
2018年,大官庄村可实现集体年收入35.8万元,通过帮扶资金和项目扶持,用于扶贫的资金将达到20余万元,截至8月份,贫困户已全部达到脱贫线以上。
扶贫故事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供稿单位:国网山东电力
临沂供电公司 郭昌林 彭飞鹏
责任编辑:王一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