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环保局派驻第一书记:为乡村画卷增添浓墨重彩

2018-11-06 08:46:00 来源: 大众网-沂蒙晚报 作者: 付茜
play
" />

  说起那条唯一的出村路,临沂费县朱田镇兴合村的老少爷们总能与你啦上半天,比如那条路高低起伏落差大很难走,比如不少乡亲们在那条路上出事,再比如每逢雨雪恶劣天气,村里的孩子没法出去上学等等,每一个里故事都夹杂了太多兴合村老百姓对这条道路的叹息和无奈,这些年,这条不到3公里的出村路成了兴合村老百姓一块心病。

  但令兴合村老少爷们没有想到的是,曾经远在天边的修路梦想却近在咫尺了,眼看着就要实现了。今年3月,驻市环保局派驻费县朱田镇兴合村第一书记工作组徐勤向和李思东一进村,就洞察到了乡亲们的这块心病,为除去这块心病,两位第一书记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50万元资金挖山凿地,将长2.6公里,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出村路重新硬化铺设,解决了困扰了老百姓几十年的出行难问题,兴合村老百姓直接用“开天辟地头一次”来形容内心的震惊。

  道路硬化了,村子变美了,路灯亮起来了,大棚盖起来了……11月初的兴合村美不胜收,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随风飘舞,两位第一书记也正竭尽所能地在这兴合村画卷上挥毫泼墨,添几笔,再添几笔,让画卷更美,让村民更幸福。

  路通了,村美了,老百姓笑了

  费县朱田镇兴合村由盘车沟、北小山、东小山、大洼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离朱田镇政府8公里,但村庄发展缺少规划,村路较为狭窄,村民出行难,基础设施缺乏。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好出村的那条路,多年来人和车进不好进,出不好出的……”今年4月,市环保局派驻费县朱田镇兴合村第一书记工作组徐勤向和李思东驻村入户走访时,村民们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既然是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那就是第一书记要做的。说干就干,两位第一书记多方筹措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朱田镇兴合村唯一的出村道路于10月15日开工建设,全长2.6公里,15000余平方米,总投资150余万元。“要修就修个彻底,不能担心多花钱,该凿的凿,该挖的挖,务必使得天堑变坦途。”两位第一书记心想。

  为了确保工程于11月初保质保量完工,村委成立了监督小组,老党员张立兵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担起了监督修路的职责,黑天白夜地盯着,有时候一个油饼就着凉水就当饭吃了,全村人都盼着这条路,他丝毫不敢马虎。

  据介绍,道路完工后将连通四个自然村,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兴合村支部委员、大洼村支部书记宁东范说,“村里的老人可激动了,称这是村里多少年都没有的大喜事啊,多亏了两位第一书记。”

  半年来,两位第一书记不仅为兴合村修了道路,清了“三堆五乱”,美化了墙体,还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健身广场,更值得一提的是,还修建加固了2处蓄水塘坝。

  10月24日,在殷庄乡第一水库,尽管是枯水期,水库内却蓄了不少水,波光粼粼。“殷庄乡第一水库,旱田变水田,年年得丰收,五谷堆成山,快乐幸福年。”在塘坝一侧,记者看到了一座石碑,上面刻着水库竣工时间为1956年1月19日,石碑上文字表达了村民对水库竣工的喜悦之情,更彰显了水库的重要性,经过62年的风雨洗礼,水库淤死了,蓄水量基本无法保障灌溉。此次两位第一书记对水库进行完善和修整,在村民心中,也是62年以来发生的治水大事,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灌溉,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2018年的兴合村格外忙碌,也格外热闹,随着第一书记制定的项目逐渐开工,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建设高潮,小村庄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上演着蝶变。

  点子有了,大棚盖了,腰包要鼓了

  连日来,在兴合村的北小山种植合作社大棚一期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张地在进行土地平整的工作。

  第一书记徐勤向向记者介绍,兴合村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种植黄烟、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村集体无收入。而且粮食等农作物种植还是靠天吃饭,传统产业黄烟因受市场及病虫害影响,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部分耕地被撂荒。为了大力推进产业振兴,他们决定整合村庄资源,建立3个农业合作社,以鲜桃、西葫芦等果蔬,地瓜、小米、等作物种植为基础,拓宽村集体增收途径,投资40万元建设果蔬大棚和地瓜窖项目,已经完成招标。

  同时,徐勤向表示,他们的规划蓝图还得根据兴合村的实际进行量体裁衣,为此,他们决定继续发挥传统黄烟种植优势,发展黄烟种植800亩,通过政府返税奖励增加村集体收入。“我们还利用房前屋后边角地,因地制宜种植金银花等经济作物,探索发展农村‘边角经济’,合理盘活现有资源,发展新型材料加工点,赚取土地、厂房租赁费,增加村集体收入。”徐勤向说,预计2018年一年集体将增收约12万元。

  此外,为了盘活农村集体资源,两位第一书记还平整土地2处40亩,复垦土地170亩,实施土地增减挂4.15亩,将到期村集体土地进行公开承包,这样也将有一部分集体收入。

  “我们想借着第一书记的东风,让兴合村发展往前推个10年,能为咱全村多做点事,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这半年来,宁东范和其他村干部都像是“上了膛的子弹”,跟着第一书记跑前跑后,只要是为村子发展的事情,他们总是奋力争先。

  第一书记心声:“几棵葱就是老百姓对咱最大的认可”

  资源禀赋差,发展潜力小:土地基本都是丘陵地,地块小,不平整,土壤贫瘠;缺少水源,无旱涝保收田;缺乏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是老年人在家种田,年轻人外出打工。

  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少:村庄发展缺乏规划,绿化、美化、亮化措施不够,环境条件亟待整治提升。

  村民因病、因残致贫现象较为突出……

  刚入村时,看着纸上列着的兴合村一条条现状,两位第一书记坦言,起初压力很大,常常睡不着觉。“我俩都是急脾气,凌晨两点钟睡不着,还会互相敲个门坐起来商量兴合村未来的两年规划。”徐勤向告诉记者,他们的压力来自很多个方面,首先有自我的加压,市环保局派驻的上批第一书记非常优秀,他们也要向他们看齐;还有来自兴合村老百姓的压力,看着乡亲们的眼神,他们承诺的事情不知道能否办成。后来框架拉开了,一些工作开展了,他们心里才慢慢踏实下来。

  驻村7个多月来,徐勤向和李思东的足迹遍布了兴合村的每一寸土地,黝黑的皮肤也见证了这两位年轻第一书记日日夜夜的努力。兴合村老百姓的心被焐热了,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乡亲们最朴实的回应,门把手上偶尔挂着的几棵菜就是最好的证明,有时候是几棵葱、几根辣椒,有时候或是一棵大白菜。

  “脸黑了,心红了。”李思东笑称这是大家对他们的评价,看着脱贫致富项目落地、开建,他们的心里比谁都高兴,能担任第一书记无疑是最幸运的,因此他们会倍加珍惜两年短暂的时光,尽自己所能带领兴合村走上一片新的天地。

    沂蒙晚报记者 付茜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