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汽车频道 > 汽车资讯 >

上汽通用别克“双君”续写细分市场传奇(2)

2012-07-04 16:49 作者:冠华别克 来源:临沂大众网
开创产品进化先河,引领市场不断细分 立足中国本地市场,深刻洞察最新的消费需求,以同步全球科技为使命的 别克 双君并未止步于围绕核心技术的持续

      开创产品进化先河,引领市场不断细分
      立足中国本地市场,深刻洞察最新的消费需求,以同步全球科技为使命的别克“双君”并未止步于围绕核心技术的持续升级。“唯创变、是不变”的产品理念,同样表现在别克“双君”产品线的不断扩容,从而引领中高级车市场高端区间不断细分的潮流。
      2011年9月,顺应国内车市日益壮大的节能环保趋势,别克君越eAssist混合动力车正式上市,成为细分市场为数不多的混合动力车型之一。它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君越的产品系列,更以30万元不到的亲民价格,为细分市场消费者带来了目前最为切实可行的混合动力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君越在中高级车市场的科技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别克君威则发力高级运动轿跑车领域。为满足消费者对突破性驾驶体验的更高需求,去年9月,“智驱豹”君威GS亮相成都车展。这款定价28.39万元的高性能智驱轿跑,在同级别车型中首次配备FlexRide自适应驾驶系统,提供“运动、舒适、标准”三种驾控模式,能够识别11种工况,一举将30万元以内轿跑车的驾控性能推到了全新的高度。
      来自终端市场的销量数据,证实了消费者对“双君”产品进化的认同,也印证了这一产品策略的成功。截至今年3月,别克君越和别克君威的累计销量分别突破27万辆和26万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车市总体走势趋缓的2011年,25万元以上的高配版车型占君越全年销量的七成以上,别克君威占据中高级运动型车的市场份额也超过1/3。在细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别克“双君”获得了市场业绩和消费者口碑的双丰收。
      记者观察
      前瞻战略奠定胜局
      全系产品集体发力市场高端蓝海
      3年的时间,对于一款全新换代产品的生命周期而言并不算长。然而,就是在短短的3年间,别克“双君”从未间断产品升级的步伐。
      身处快速成长和变动不居的中国汽车市场,别克“双君”以“唯创变是不变”的产品理念,围绕产品核心技术的升级就多达5-6次,赢得了销量业绩和品牌口碑的双丰收。“双君”组合齐头并进,累计销量突破53万辆,成为中高级车市场高档行政级轿车和高级运动轿跑车的标杆车型。
      事实上,别克“双君”在中高级车细分市场确立的领导地位,不仅仅是某款车型孤立的成功。
      上海通用汽车早在2008年提出的“全球平台、欧美技术”这一前瞻性产品战略,就从产品技术同步和消费需求细分两方面,为全新别克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成为别克品牌全系车型集体发力市场高端的两大利器。适时洞察新时期国内消费者对领先技术的渴求,对驾控乐趣的热衷,通过对全球最新设计语言的融合,对通用全球领先平台的同步引进,成功塑造了别克品牌科技领先、设计前沿、品牌高端的全新形象。
      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使得别克“双君”在中高级车高端区间的成功足以复制。无论是在别克昂科雷所在的豪华SUV市场,别克GL8所在的商务车市场,还是别克英朗所在的中级市场,正是基于同步全球的产品实力和对细分市场更高需求的精准把握,上海通用汽车先后推出了别克GL8豪华商务车、别克英朗GT和XT等高端车型,在传统细分市场之中开辟了高端细分市场这一广阔的市场“蓝海”。

     

    (责任编辑:韩筱)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