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辛思进 见习记者 辛龙 临沂报道
说道“煎饼侠”电影大家可能都看过,但现实版的“煎饼侠”你们见过吗?在山东蒙阴就有一位煎饼“霞”,她做的煎饼开“花”了!
“你怎么在吃假花?”
“对!我就是在吃假花!”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来自山东蒙阴的徐海霞成功“出圈”被央视点赞,从玫瑰月季郁金香,到梵高达利拉图尔,她用一双巧手将煎饼做成了的“煎饼花”。
9月20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徐海霞经营的煎饼店中,一进门便看见了五颜六色的煎饼一摞一摞摆放在柜子上。
徐海霞告诉记者,她做煎饼已经15年了,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想在传统煎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沂蒙山煎饼变变样,徐海霞尝试把红枣、火龙果、黑芝麻、南瓜、胡萝卜、芹菜等水果和蔬菜与米混合,蒙阴盛产黄桃,徐海霞更是认真反复研究,选择大家觉得最可口、最好的黄桃去做,经过一次次的配比和选材的调整,最终成功摊出了粉红色、深红色、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的煎饼。记者在现场也品尝了一下每一种口味的煎饼里面都保留了浓浓的原始水果或蔬菜的香味。
把煎饼做成花源于顾客的一句话
在煎饼店的二层便是“煎饼花”制造间,也是徐海霞的“煎饼花”展览馆。
现场,记者看见了各种各样地“煎饼花”,有玫瑰花、牡丹花、樱花、桃花......除了展览装饰花还有手捧花、花篮、寿桃等等,每到妇女节、母亲节、情人节都会有不少顾客来定购。
在展览馆徐海霞带着记者边逛边说,“煎饼花”想法来源于顾客一句玩笑话。“来我们店里的顾客,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看你们店里的煎饼,五颜六色的真漂亮,颜色就像花似的!’我就想,是不是真的能把煎饼做成花。”说干就干,尽管家人都持怀疑态度,徐海霞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以真花做比照,反复打磨“煎饼花”的花型,最终研制成功。
徐海霞也带着记者亲自上手做了一朵玫瑰,“刚开始,我也不会做玫瑰,就慢慢研究学习,做的也比较慢,如今像这种最简单的玫瑰花花篮,20朵左右玫瑰花,从编到插2小时就能做一篮出来。”
粘合剂的选择,徐海霞也是多次实验,最终选用土蜂蜜与糯米混合,使得煎饼花既牢固又可食用,提升了“煎饼花”的价值。
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攒锦簇。现如今,徐海霞更是在样式和艺术层面上寻求突破,从编花到枝干制作再到花盆选择,都是精挑细选,有时为了找到好看的花盆装饰,徐海霞亲自去山上捡石头来修饰。
一步步走下来,徐海霞对待煎饼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细心去呵护、去研究,“我的煎饼不仅好看,还好吃!能欣赏好几年。”
在工作间,记者还看到和徐海霞一同制作“煎饼花”的伙伴,“我现在带了五六个人一起做,对于我来说,身为家庭主妇,能帮到周边的农村妇女就帮一下,特别是一些照顾老人小孩,不能出去打工的家庭主妇,给她们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不规定她们的工作时间,把家里人照顾好了再来干活也行。这也有助于煎饼花手艺的传承。”徐海霞的“煎饼花”变成了不同寻常的“致富花”。
聊到“世界名画”,徐海霞更是非常开心,“当时在现场做向日葵是用黄桃煎饼做的,葵花籽是用“三黑”煎饼做的,当时参展的人跟我说人家世界名画是三朵向日葵,你这里怎么就两朵?主要没想到黄桃煎饼卖的这么火爆,全卖完了,所以就做了两朵。”作为农村妇女,徐海霞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煎饼花能和世界名画联系在一起,而且没想到做成以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徐海霞告诉记者,等忙完这段时间,就把订单推掉,安心研究,把5幅名画做出来,然后放在展厅里给本地人介绍。做出来的花,并没有卖的打算,仅供欣赏。“把原画照片也洗出来挂在墙上,下面放上我做的煎饼花,让他们了解世界名画的同时提出意见,继续修改,我最大想法就是让他们看不出来哪个是世界名画,哪个是煎饼花!”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